總體來看,因全球市場在2008 年普遍遭受了金融風暴的襲擊,而汽車產業作為遭受打擊最大的實體經濟產業之一,其對輪胎的需求量銳減,導致膠價暴跌。而中國作為全球天膠需求第一大國和需求增長最快的國家,在08 年底其進口量和輪胎產量亦出現了少見的下滑態勢。不過一方面膠價快速跌至近年來最低水平,另一方面國際橡膠協會(IRCO)組織成員國紛紛執行減產政策以保護膠價,使得天然橡膠價格于年底持穩。但從市場單純的供需角度來看,若要恢復之前需求堅挺的格局,則至少還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時間。也就是說在2009年,市場對于天膠的需求將是一個逐漸探底的過程。因此需求方面在后市一段時間內還將是壓制價格的因素之一。
二、天然橡膠庫存情況
圖七:上海期貨交易所天膠庫存

上海期貨交易所天膠庫存走勢圖。(圖片來源:北京中期期貨)
從上圖可以看到,滬膠庫存方面,年內高點出現在年初,總量大致在近10 萬噸左右,整體略有下滑。上半年,滬膠庫存快速滑落,至6、7 月份,庫存總量跌至不足2 萬噸的年內最低點。一方面,這一階段國際油價快速飆升,從年初的每桶100 美元左右漲至140 美元以上的歷史高點。另一方面,天然橡膠期貨、現貨價格也不斷走高,且由于主產區天氣等方面因素使得市場供應并不充足,致使庫存被快速消耗。同時這一因素反過來又進一步支撐了膠價的上漲。
進入下半年,市場受到金融風暴的襲擊后,需求開始停滯,且價格持續滑落。市場對現貨的需求也跟隨下滑,交易清淡。所以令庫存再次不斷走高。我們看到在進入11 月份之后, 總體庫存走高,但期貨庫存卻出現下滑跡象。第一是因為當時0811 與0809 合約價差一度擴大至近5000 元/噸的高水平,導致大量現貨及貿易商在11 月份前積極備貨準備交割。使得期貨庫存在該時期出現了快速的增加和減少。第二,由于后期期貨市場價格跌幅較大,且速度較現貨市場更快,因此使得期貨價格在一定時期內又低于現貨報價。所以令期貨庫存的價格更具優勢,從而期貨庫存被削弱的跡象明顯。
但我們同時也看到,總體庫存在年底依然保持在了年內較高水平,且呈現出逐步增加的態勢。這主要是由于目前市場的大環境造成的,供應較穩定,但需求受全球汽車業的打擊而一蹶不振,致使市場買需清淡。所以市場總體庫存仍處于增加狀態。據悉,海南農墾庫存積壓量已經超過8 萬噸水平。所以,進入2009 年,市場首先要將前期積壓的庫存消化之后,才會使價格出現像樣的漲勢。否則,大量庫存的存在將會對價格形成顯著壓制。
另外,據日本橡膠貿易協會(Rubber Trade Association of Japan)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10日日本天然橡膠庫存為7489噸,較11月30日止的庫存下降1.4%,較去年同期水準下降約25%。根據該協會的數據,日本橡膠庫存曾在10月10日觸及歷史低點4004噸。協會表示,此后庫存增加部分反映出國內橡膠需求的疲軟,這也是TOCOM橡膠期貨在本月早些時候觸及六年低點的一個原因。
馬來西亞統計局稱,截至10月底該國天然橡膠庫存為144,530噸,較去年同期下降9.2%。
主要由于10月天然橡膠產量同比下降14.7%至80,190噸。統計局表示,1-10月期間的天然橡膠總產量估計在955,551噸,較去年同期下降5.5%。10月橡膠出口同比下降23%至64,928噸;進口下降33%至40,306噸。數據并顯示,10月國內天然橡膠消費量同比下滑18%至35,783噸。
馬來西亞2008年橡膠產量下降,因今年上半年和當前季風季節出現的強降雨延緩了割膠工作。
三、原油與合成膠價格走勢對天膠價格的影響。
1. 原油
原油作為世界大宗商品的龍頭,其走勢本已對其他期貨品種有著廣泛的影響作用。然而它與天然橡膠還有著更深一層的聯系。我們知道,天膠的主要用途是生產輪胎,作為生產輪胎的另一種主要原材料就是合成橡膠,其與天然橡膠的生產配比幾乎要占到總用量的一半左右。而生產合成橡膠的原料是原油。這樣一來,由于他們之間較強的替代作用,使得兩者間的價格連動性更強。
圖八:滬膠、日膠與原油期價走勢圖

上海期貨交易所天膠庫存。(圖片來源:北京中期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