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FTC原油基金持倉走勢圖。(資料來源: 中國國際期貨)
無論是原油或汽油,其價差結構走向與價格走向呈現了較為明顯的反相關特征。次貸危機進一步引發憂慮后,價差結構與價格走向的關系開始回歸。合約間價差幅度接近歷史幅度。目前美原油2月與1月合約的價差幅度達到近3美元/桶的水平,其它合約間的價差也接近2美元,表明市場對原油的下跌主要體現為短期的不樂觀,遠月合約體現出相對的抗跌性。
在這一波大宗商品行情的下跌時,原油因為較高的金融屬性率先調整,市場完全沉浸于金融風暴,經濟低迷的氛圍之中。確實原油的實際需求也出現下滑,但其獨具稀缺性成本的基本面優勢在過度恐慌中下跌中被市場忽視。同時在價格單邊下跌之時,投機力量也隨趨勢強化,這使得原油的下跌行情中存在過度投機成分。在后期隨著交易者對市場混亂的狀況有所適應或者是行情相對穩定過后,投機過度下跌或有間段性的修正。
原油期貨總頭寸由最高峰的150百萬頭寸下滑至120百萬左右開始持穩。2008年9至10月份華爾街危機集中暴發之后,持倉量由120百萬手再度下滑。資金鏈的斷缺是造成市場暴跌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從持倉結構和交易本身來看,原油市場的買盤力量處在一個潛伏期。但買盤力量的壯大則需要宏觀面及供需面的雙重配合。在美國慘遭華爾街風暴后,市場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醞釀下一波行情。
目前現在的下跌性質較前期發生了一些改變,在某種程度上可能說是由資金鏈的短缺轉向于投機過度下跌。這種性質的進一步確認,需要對后續幾周的持倉繼續觀察。如若總持倉可以在110萬這樣一個平臺穩定下來,就將意味著2009年度原油價格會逐步企穩。但基金和企業買盤的匱乏也使原油向上的動能稍顯不足。
圖23: NYMEX原油凈持倉與油價對比

NYMEX原油凈持倉與油價對比圖。(資料來源: 中國國際期貨)
圖24: 原油指數日K線圖

原油指數日K線圖。(資料來源: 中國國際期貨)
第四部分 后市預測
價差結構顯示,原油已經進入超跌狀態。從一定程度而言,原油已經進入底部區域。這并不意味著,原油已經見底。往下可能呈現陰跌的弱勢姿態,但空間并不大,并往往伴隨間斷性的反彈。經過數月暴跌行情的消化,原油的下跌動能有所釋放。然而整體市場的上漲卻也欠缺堅實基礎,欠缺經濟大環境和信息面的支持。對2009年,我們預期2008年底2009年初原油在30-40美金附近尋底,上半年度仍是其尋底的階段,在市場信心的配合下,原油的內在價值再度體現,有望在年中達到50-60美元/桶這一區間,下半年度在經濟數據相對改良的情況下,原油有望達到80美元/桶的高度。
國內燃料油短期內由于燃油稅的出臺時間臨近,而臨了一定政策性風險。中期經濟不景氣以及自身現貨市場規模的萎縮對燃料油也存在壓制。整體走勢跟隨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