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乙烯價格自去年10月跌破1000美元后持續下跌,在去年11月觸及最低位350美元后震蕩走高,今年以來一直維持在500-800美元之間,特別是2月中旬以來,在原油反彈支撐下,下游市場短暫反彈,乙烯單體報價也有所提高,而裝置方面的開工降低也暫時抑制了價格的下滑,市場多數貿易商保持觀望的心態,認為后市行情平穩上漲的可能性較大。乙烯單體的上漲對連塑將構成較強的成本支撐作用。
三、 供需方面

圖為PE現貨庫存與中塑倉單LLDPE指數變化對比圖。(圖片來源:集成利期貨)

圖為PP現貨庫存與中塑倉單LLDPE指數變化對比圖。(圖片來源:集成利期貨)
供給方面,如上圖所示,2009年,國內PP和PE主要市場總庫存保持下降趨勢,其中PP庫存出現大幅減少,PE庫存平穩減少,區域來看,南方庫存微幅減少,北方庫存則大幅降低。
進口方面,2009年第一季度外盤報價集中在960-1020美元/噸,節前下游工廠接了部分期貨,由于春節,進口延期通關,在3月份陸續到港,雖然這部分資源多數直接進入工廠之手,但也造成了市場后期需求擱淺。
需求方面,地膜行業在2月進入生產旺季,隨著生產企業對原料需求有所增加,原料開始陸續入庫,對線性的需求量增加,不過下游中小型企業在春節前多有一定備貨。而經濟危機爆發以來,PE表觀需求量出現負增長,社會庫存出現減少,表明市場人氣疲弱,因此市場需求的好轉尚需時間。
總的來說,自進入2月份以來,由于石化及社會庫存不高,推動了倉單和現貨市場價格的走高,但2月底3月初貨物集中到港,其中包括前期低價成交的貨源,而國內下游企業需求方面難有起色,價格松動難以避免,而且隨著農膜需求旺季的結束,第二季度船貨的銷售局面將很難延續春節前后的活躍程度,價格大幅上升的阻力很大。
四、 政策方面
2009年第一季度,石化產業振興規劃出臺,消息的出臺在短期內提振了市場信心,但是因短期內對石化行業的提振作用難以體現,因此在消息利好消化后,對連塑的影響也逐漸減弱。
而從第一季度石化廠家定價政策看,1、2月份,在需求偏空和原油低位震蕩的背景下,石化廠家的定價銷售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現貨價格,這對于期價也有一定的支撐作用,而到了3月份,隨著農膜旺季的結束,需求狀況更令人堪憂,但在原油逆市上漲并突破50美元的支撐下,石化廠家順勢提高出廠價格,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現貨市場氣氛,貿易商炒作熱情高漲,同時炒作氣氛也被帶到期貨市場,資金做多意愿較強,日內炒作氣氛濃厚。因此,在需求基本面沒有完全改觀的情況下,我們還需密切關注石化廠家的定價政策給市場投資者心理帶來的影響。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