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粉末涂料市場增長迅速
時間:2004-10-12
粉末涂料作為無溶劑涂料,符合國際上流行的“四E”原則(經濟、環保、高效、性能卓越),因而得到高速發展。粉末涂料包括環氧聚酯(混合)型、環氧型、聚酯型、聚氨酯型等各種系列產品。由于粉末涂料不含溶劑,這對于世界上日益增長的保護環境意識是不可否認的優點,也使得它成為目前最清潔的涂料品種之一。由于市場的開放和經濟的快速增長,國內的粉末涂料產業也得到迅速發展,1995年起臺灣省與歐美的廠商開始積極在中國內地投資建設粉末涂料及其原料制造廠,國內涂料行業從溶劑型向粉末型轉換的意識逐漸增強,粉末涂料協會也積極提供咨詢與交流的機會,這些有利因素給粉末涂料的成長帶來了機遇。2000年國內的粉末涂料市場大約在9.6萬噸,已經排在世界第3位,前兩位是美國和德國,市場增長率近些年也一直保持在兩位數。
歐美的粉末涂料制造企業在中國市場擁有優勢,國內現在大約有600家粉末涂料制造商,國外的著名粉末涂料制造商,如杜邦、阿克蘇諾貝爾、福祿、PPG、USB等公司以及臺灣省的南寶等企業都在國內建立了生產基地。廣東以及其他沿海地區的粉末涂料市場的競爭情況在近兩年相當激烈,粉末涂料生產商在穩固其在已有市場占有率的同時,為了擴大銷售額和開拓新市場,已經開始轉向內地市場,杜邦華佳在今年年初已經制訂了建立廣東分廠,實現黃山、廣東、成都“三足鼎立”發展戰略,同時該公司堅持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同步開發,計劃今年出口創匯300萬美元。福祿公司保持在南方發展態勢的同時,在2000年年底也開始開發北方區市場,該公司在北京設立了分銷處,開發華北和東北的粉末涂料市場。阿克蘇諾貝爾也在擴大在中國的市場份額。該公司在國內蘇州、廣東東莞新建的涂料生產廠將在今年投入生產。Morton公司自從被羅門哈斯收購后,其產品現在也由羅門哈斯在國內銷售。可見今后國內市場群雄逐鹿的競爭局面將更加激烈。很多粉末涂料公司在國內銷售涂料產品的同時,也在生產和銷售樹脂,還有一些著名的原料供應商將其產品帶入中國,如陶氏、汽巴就在國內建立了環氧樹脂生產廠,其他公司如殼牌化學也在不斷引入新的樹脂產品,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帶動了涂料原料如環氧樹脂的發展。
國產涂料:做大做強才是根本
日本立邦要在廣州投資建設年產能力為10萬噸的涂料廠。據稱,這一大手筆項目建成后,將是中國境內最先進的涂料生產企業。
立邦在中國可稱得上家喻戶曉,自1992年進入中國以來,在中國涂料市場占有率穩步擴大,目前在一些中心城市占有率達到了20%~30%。此次在廣州建設高水平新廠,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在未來競爭中在中國涂料市場獲取更大的份額。這也預示,立邦正在加速確立其在中國涂料市場牢固的競爭優勢。
耐人尋味的是,立邦此次在廣州建設先進的大型涂料企業,正逢廣東嘉寶莉公開倡議國貨和國際品牌比一比誰的涂料質量更好。現在,比拼結果還未知,但立邦卻以咄咄逼人之勢來了。
廣東是我國涂料行業重要省份,目前已形成以順德、東莞、中山為中心的輻射帶,共有涂料企業2000多家,約占全國涂料企業總數的1/4,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1/3以上。
但同立邦等國際知名品牌相比,廣東乃至全國涂料企業就顯得小而散。比如,順德市注冊涂料企業有260多家,也涌現出了華潤、嘉寶莉、鴻昌、神州、美涂士等一批骨干企業,但年產量也就30萬噸,平均到每家企業也就1000多噸。再如,全國現有涂料企業8000多家,一大批企業還是作坊式生產,絕大部分企業年產量在5000噸以下,5000噸以上企業不足3%,而且大多生產中低檔涂料。且不論技術誰更先進,質量誰更優,僅在規模上,我們又有哪家企業有實力與國際品牌掰腕勝出。如此小的規模,就算你的產品質量非常好,又怎么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又怎么能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僅憑這一點,立邦等國際品牌就敢在你的地盤上設點建廠。據悉,日本關西涂料最近也決定投資擴大在中國的涂料生產能力,計劃兩年后將汽車漆年產能力從目前的2.2萬噸增加到4.2萬噸,將海洋涂料年產能力從4.8萬噸增加到7.8萬噸。此外,美國、德國、加拿大、韓國等國涂料企業也紛紛加快在中國投資建廠步伐,我國香港和臺灣涂料名廠也在積極籌劃參與祖國內地市場角逐。
國際品牌爭先恐后進入中國,發展趨勢正在由不遠萬里向中國推銷涂料而轉向直接將產品在中國本土化產銷,目的都是為了占領正在成長中的中國涂料市場,甚至企圖壟斷中高檔涂料產銷。目前,國際涂料企業十強已全部進入中國,僅英國ICI和日本立邦的涂料在中國就占據了30%的市場份額,而在中高檔涂料市場中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中國經濟穩步發展和老百姓奔小康的良好前景,決定了中國涂料市場具有巨大的需求動力。國際品牌紛紛進入,將給我們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管理和營銷理念,有利于推動中國涂料行業企業和產業結構革命性變革,從整體上迅速提高中國涂料行業水平,老百姓終將在消費中得到實惠。
但同時無疑也給土生土長的國內涂料企業發展帶來了巨大壓力。最近幾年,盡管我國先后從國外引進不少涂料生產線,在某些領域的生產和產品質量水平已有很大提高,有的并不比發達國家差,有些品牌質量也和國際知名品牌不相上下,但這并不能掩蓋國內涂料企業整體水平落后的現實。國內企業大部分現在還集中在中低檔產品領域,這使總量在供大于求的情況下,高檔產品供應大為不足。有專家認為,已經出現的北京奧運場館建設,迅速崛起的中國汽車產業,各地龐大的房地產業,不斷開工的國家大型工程等等商機,有可能因為我們的企業拿不出足夠的各個檔次的優質涂料,而被國際品牌“全部吃進”。
在國際品牌擠壓下,國內涂料企業在未來競爭中重整的速度必將加快,一部分企業被淘汰出局是毫無疑問的。但如果我們能夠正視自身的不足,以國際品牌為榜樣,突破小打小鬧的游擊作戰方式,在競爭中涌現出一些能與國際品牌抗衡的企業,相信國際品牌也不會輕易就敢在我們的根據地安營扎寨。也許我們還有機會打出根據地,到人家的地盤上去擊倒對手呢。
話再說回來,國內企業公開倡議和國際品牌比拼質量,其實也只是一種形式而已,無論結果怎樣,都不會馬上改變國際品牌和國貨在中國消費者心中的形象。重要的是,我們的企業應當研究如何做大做強,培育足以同國際品牌抗衡的綜合實力。這是已經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