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電紡絲法是一種獲得微米及納米級纖維的紡絲方法,所得纖維具有直徑小、比表面積大等特點,因此廣泛地用作藥物釋放的載體、生物礦化的基質及其它組織工程領域,具有巨大的研究空間和應用前景.
迄今為止, 已有幾十種聚合物被成功地進行了靜電紡絲,其中包括合成聚合物,如聚乳酸乙醇酸(PLGA)、聚ε-己內酯(PCL)等;近年來,黃爭鳴等利用三氟乙醇(TFE)成功地對明膠(Gt)等天然高分子進行了靜電紡絲,制備出明膠超細纖維.但無論合成聚合物還是天然大分子的單紡纖維,其性能都存在不足.PLGA的單紡纖維具有較好的力學強度,但親水性差,缺少生物活性;而明膠纖維盡管具有許多生物活性基團, 可以為細胞黏附及生物礦化成核提供位點,但當其作為組織工程支架或生物礦化的基質時, 在生理環境中其水相穩定性和力學性能極差,需要進行化學交聯.將幾種聚合物共混進行靜電紡絲則可以得到優勢互補的超細纖維,所制備的膜無需交聯.Zhang等將質量體積分數為10%的Gt溶液及10%的PCL溶液以體積比50∶50混合共紡,制成Gt/PCL復合薄膜,與Gt或PCL單紡膜相比,復合膜力學性能和潤濕性得到了一定改善,用于骨髓基質細胞不僅黏附和增殖良好,且長入了膜的內部.L i等以六氟異丙醇為溶劑制備了兩種比例的PLGA/彈性蛋白/Gt的三元電紡膜,此種膜具有良好的細胞相容性,細胞在膜上增殖及生長狀況良好. Heydarkhan等利用靜電紡絲制備了PCL/Gt及PCL/膠原/彈性蛋白的復合纖維膜,干細胞培養結果顯示細胞黏附于纖維膜表面且有細胞長入PCL/Gt膜的內部.
本文利用靜電紡絲技術制備了PLGA/Gt復合纖維膜,PLGA的加入可起到基體支撐作用,使力學性能得到一定提高,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纖維的水相穩定性.考察了溶液濃度、電壓及流速對纖維形貌結構的影響,優化了紡絲工藝條件.研究了不同明膠比例的復合膜的微觀形貌和拉伸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