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涂料市場分析
時間:2005-07-05
亞洲市場對汽車生產企業和汽車涂料生產企業來說充滿了魅力且能帶來回報哪里會使汽車生產企業的引擎加大馬力——亞洲市場。汽車企業在整個亞洲地區進行銷售和產品生產,并努力尋找新的方法來增加投資回報率。汽車企業的行動也為涂料生產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主要的涂料生產企業都加快了進入亞太地區的計劃,他們希望在這新的一輪擴張中贏得應有的份額。
Chemark Consulting公司的基金合伙人Phil Phillips說:“與美國汽車OEM企業一樣,涂料和其他主要原材料供應商普遍認為美國市場已經飽和,因而盈利壓力較大。而亞太地區為這些企業提供了改變競爭格局和改變競爭結果的新機遇。”
收獲努力的成果
全球主要的汽車生產商正在亞洲各地經歷業務高速增長帶來的好處。盡管亞洲地區最近的汽車業務增長幅度趨緩,但大多數汽車生產企業對該地區未來的業務增長充滿信心。
福特汽車公司2003年和2004年亞太地區和非洲的銷售增長都達到18%,支持了公司在10個業務地區多年的市場增長(福特公司總共有12個業務區分市場)。通用汽車公布2005年第一季度亞太地區的汽車產量達到337000輛,而2004年同期的生產量是296000輛。同樣,豐田公司2005年1月份在亞洲地區的產量就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2.2%。
印度地區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據“CSM國際”推測,印度2005年的輕型汽車產量將達到130萬輛。為了配合印度市場的飛速增長,豐田公司在印度的分公司——豐田Siel汽車印度有限公司將投入3000萬美元以增加產能,該投資計劃包括購買新的涂裝設備。
毫無疑問,對全球汽車生產企業而言,中國已經成為最具吸引力的市場。據CSM預測,中國2005年的汽車產量將達到450萬輛,2006年將達到540萬輛。
福特公司在中國銷售Maverich、Mondeo、Fiesta和Transit等品牌產品,2004年以119%的驚人增長率售出56411輛汽車。大眾集團在中國也取得了很好的業績。大眾集團作為在中國建立合資企業的首批外資企業之一,2004年的銷售雖然下降了6.3%,但總量也達到了75.7萬輛,在中國市場保持了其強勢的領頭地位。
更多選擇,更多競爭
大眾集團銷量下降的原因之一可能源于市場競爭的加劇。隨著眾多汽車生產企業不斷進入亞洲市場,整個市場的格局也在發生變化。因為北美和歐洲的汽車制造企業加強了與亞洲本地企業合作,目前的亞洲汽車市場可以看到從超豪華高檔轎車到迷你貨車等的多個品種。
Phillips介紹:“目前中國總共有100多家汽車生產商,大部分是本土企業,其中最大的幾家本地企業已經與西方和日本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
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在2004年第四季度連續在北京和上海開辦了Maybach中心,公司還計劃在廣州開設第三家中心,專門為Maybach這一款超豪華汽車品牌服務。據臺灣中國汽車聯合企業發布消息稱,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將于2006年在臺灣生產克萊斯勒的城市及鄉村品牌迷你貨車。
克萊斯勒集團的總裁和首席執行官Dieter Zetsche在1月于底特律舉辦的北美國際汽車展上發言說:“在臺灣建立工廠是公司亞洲策略的一部分。我們相信克萊斯勒集團在該地區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
通用汽車公司不僅與上海汽車工業集團(SAIC) 在中國成立了合資企業,而且還將其亞太地區區域總部從新加坡搬到上海。最近,通用汽車還將其最高品牌的卡迪拉克轎車引入中國,其CTS豪華轎車和卡迪拉克SRX運動系列在2004年首次亮相中國市場,卡迪拉克XLR系列也將于2005年在中國推出。這三款汽車將全部從北美進口。但是,通用公司宣布計劃在上海通用公司組裝CTS和SRX兩個型號的轎車。這樣一來,SAIC將是在美國市場以外的唯一生產卡迪拉克汽車的工廠。
通用汽車公司的主席和首席執行官Rick Wagoner說:“在快速增長和變化迅速的市場積極表現對通用公司來說是非常必要的。”通用公司將在未來三年中在中國投入30億美元。
進入亞洲市場將為汽車生產企業和消費者都帶來好處。2003年和2004年,僅中國市場就有超過65種新車型出現,為消費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選擇范圍。當然,汽車生產企業在亞洲市場也面臨一些新的問題,即不斷增長的價格壓力。而且,業內專家認為價格將會加速回落。
由于亞洲地區巨大的市場和廉價的勞動生產力,吸引了國外生產企業進入該地區,也使亞洲市場不斷擴大。同樣,在一些市場也出現了如何在高增長水平下維持可持續業務發展的問題。
雖然中國擁有超過10億的人口,但他們主要生活在農村,年均收入低于1000美元。而且,居住在城市的人當中僅有12%的人有能力購買一輛新車。(本消息引自于2005年1月在密歇根舉辦的一場GlobalAutoIndustry.com 中國研討會上一位分析人士的發言。)
事實上,中國市場汽車銷售增長量從2004年5月就開始減緩。CSM機構上海分部的新興汽車市場預測部門經理Yale Shang說:“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宏觀經濟的調整和銀行相關貸款條例的緊縮。”
盡管如此,CSM機構對中國汽車市場仍然保持樂觀的預測,他們預計如果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則2005年和2006年輕型汽車的銷量仍將有10%的增長。這種增長速率正是汽車生產企業所期望的,他們也希望中國成為其廉價的汽車供應基地。
Phillips補充說:“汽車生產商相信有些地區可以以更低的成本為周邊市場提供產品,以補充周邊地區生產量的短缺。”
大眾公司正在馬來西亞實施這種做法。2004年9月,大眾公司與質子基金Berhad達成協議,大眾公司希望在2006年年底為本地市場推出大眾首批原裝車的生產線,并設定2006年的銷售目標為1.5萬量。大眾公司有關高層人員介紹,他們希望在馬來西亞建立一個達到“全球市場標準”的汽車生產廠,不僅供應馬來西亞市場,該工廠也向周邊國家出口汽車。
隨著主要汽車生產商在這些地區的業務擴張,相關的原材料生產商也緊接著在這些地區發展生產業務。其中,涂料生產企業也開始認為,不僅要為新興市場提供充足的產品,而且要為這些地區提供新型技術。
杜邦高性能涂料部門的汽車涂料分部總經理和副總裁Marty McQuade說:“亞洲,包括東歐汽車產量的增長要求建立新的工廠和增加產能以滿足生產的擴張,并以世界一流的技術為其服務。這些技術中包括開發新型涂料產品,這些涂料必須既達到環保要求,又能滿足更高效的施工工藝。”
根據這一需求,杜邦公司投資1000萬美元在日本建立實驗室,為日本汽車生產商在世界范圍內提供涂料方面的技術支持,并提供本土范圍內的生產線服務。這家位于Aichi區的技術中心將由杜邦公司與Shinto涂料公司的合資企業——杜邦Shinti汽車系統公司進行管理和實施運作。該中心計劃將在第三季度開始正式運營。
北美和歐洲市場
盡管亞洲市場熱鬧非凡,但北美和歐洲市場也不乏可圈可點之處。雖然汽車生產商的產能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但涂料生產企業仍然在努力為客戶提高生產效率,并提供更好的產品。
McQuade介紹:“北美市場的主要三家大型汽車制造商正在鞏固其產能,采取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將其裝配流水線和涂裝線實施自動化改造,特別是能提供更加靈活的生產線,使同樣的生產線能滿足更多車型的自動化生產。這些新工廠以更高水平的技術、更好的產品質量來提升我們的產能,以更高的生產效率為我們的客戶帶來盈利。”
最近,克萊斯勒公司宣布在公司Belvidere的工廠投入4.19億美元,為北美市場生產Dodge Neon品牌的轎車,同時為全球市場提供克萊斯勒Neon品牌的轎車。克萊斯勒公司宣稱將在涂裝車間實施技術更新以增加生產效率和提高產品質量。
不單單是美國的汽車生產商在改進其涂裝車間,據McQuade介紹:“亞洲和歐洲的汽車商也在大量組建和改進其自動化的涂裝流水線,并計劃通過采用最新的涂裝技術來繼續擴大產能。”
寶馬公司在其德國Regensburg的工廠投入5億歐元,其中有2.5億歐元投在涂料車間,以進一步提高涂裝質量。
PPG公司將其在北美和歐洲等成熟市場的的投資策略移植到亞洲地區,以增強其在亞洲市場的競爭力,PPG正在與Kansai涂料公司建立聯盟關系,以實施其全球OEM策略。
PPG Kansai汽車涂料公司成立于2004年第四季度,公司的總裁Rich Rurak宣稱:“公司將引導汽車涂料工業進入新紀元。”
Rurak補充說:“傳統的汽車生產線上的涂裝車間占據了整個生產廠近三分之一的成本,并且涂裝過程所需費用在汽車成本中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正因為如此,涂裝工藝的改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達到降低成本、提高質量的目的,并能為消費者提供更靚麗的色彩和更耐久的涂層。我們公司將為實施這一目標而努力。”
盡管涂料生產企業都看好新興市場,不斷開發新技術和擴展其全球業務范圍,但持續上漲的原材料價格也引起了人們的普遍擔憂。不斷減少的盈利空間使涂料廠商持續開發新技術的能力面臨極大挑戰。
McQuade說:“整個行業的主要原材料價格都在上漲。所有汽車生產商都在努力降低成本,以維持業務發展來提供技術創新和全球化擴張的開支。”
涂料生產企業推出系列產品
汽車涂料生產商共同的技術目標是:不斷改進產品,滿足汽車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性能的要求,并滿足產品更加環保的要求。涂料企業正不斷為此而努力。
杜邦公司的Marty McQuade介紹:“確定正確的發展方向對汽車涂料企業和汽車企業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汽車企業對各自的OEM策略提出的要求非常明確,不僅要強調環保的議題,而且要保持獨特的品牌形象。”
McQuade說:“舉例來說,各個OEM商已經開發了自己的策略來滿足有關的環保要求,杜邦公司將為每位OEM廠商提供配套的技術方案,不管這些技術是溶劑型、水性或者粉末涂料的系統。每種方案都對應同樣的色彩、成本和性能要求。一些中低檔品牌可以采用杜邦公司新的‘ECO’工藝,該工藝減少了一道底漆以及相應涂裝過程的投資。而高檔品牌追求色彩和獨特的外觀效果,比如采用多道涂層等工藝技術。所有的品牌都要求不斷提高涂層的耐刮擦、耐化學腐蝕等性能以滿足消費者需求,并減少維護成本。”
BASF涂料公司是另一家高性能產品方案的專家。該公司推出的最新產品包括:CathoGuard 500涂料,一種無鉛涂料,具有良好的抗沖擊性和耐劃性;CathoGuard 700,一種單組分、無鉛和無毒涂料,賦予產品良好的可加工性;AdBloc附著力促進劑,一種低有害物質的附著力促進劑,專用于熱塑性聚烯烴和其他塑料產品;ProGloss清漆,一種耐刮擦清漆;SlurryGloss清漆,一種無任何揮發物的液體清漆。
另外,BASF宣布將在今年推出TwinGloss清漆, 一種雙重固化的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