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
貝殼的外殼則被當作固體廢棄物丟棄或填埋,據統計我國從1990年至2010年累計產出9595.74萬噸廢棄貝殼。貝殼中碳酸鈣含量達到95%以上,是一種經過長時間進化、天然的有機一無機雜化材料,尤其是其珍珠層具有高強度、高韌性的特性。因此,將貝殼作為聚合物填料使用無疑可實現海洋可再生資源的資源化利用,變廢為寶,同時減少礦石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是一項兼具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的課題。通過偶聯劑處理雖可提高貝殼粉體與聚合物的界面相容性,但對具有一定極性,極易團聚性的貝殼粉體的分散性改善尚不夠理想[1]。本文采用帶氨基的有機硅表面活性劑對氣流粉碎獲得的牡蠣貝殼粉改性并與極性聚合物尼龍6熔融共混制備復合材料。通過考察粉體的分散性、熱穩定性及復合材料的加工流變性能等,為貝殼粉體在聚合物基復合材料中應用提供實驗和理論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