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家化工企業,平均分配安全生產執法監管力量顯然不科學。高新區自2007年試行分級監管兩年多以來,全區化工企業未發生一起死亡事故。日前,安全分級監管的做法正在高新區化工企業全面推廣,使安全監管規范化、制度化。
“集中力量加強對危險系數高、安全狀況不好企業的監管,使監管工作更具針對性。”高新區安監局負責人介紹,分級監管體系以履行屬地、綜合監管職責為核心,以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為目標,以分類分級管理為手段,以動態管理為載體,系統地量化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目前,高新區對212家化工企業(包括危險化學品生產、使用、儲存企業)全部進行了綜合評估和分類,按化工企業的危險物質、危險化學品儲存數量、工藝構成情況進行評定等級。紅色、橙色、藍色三種顏色代表不同的安全等級,也表示具有不同的安全監管力度,其中紅色企業80家,橙色企業40家,藍色企業92家。
高新區制訂出臺了化工企業分類分級安全監管實施辦法,對危險性大的紅色企業,以區執法大隊監管為主,鎮(街道)配合;對危險性較小的橙色和藍色企業以所在鎮(街道)監管為主,區負責抽查和督查,使安全監管重點突出,責任明確,達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