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化工行業復蘇需經歷漫長過程
2009-10-13 來源:中化新網
關鍵詞:化學工業 牛津經濟研究院 環氧乙烷
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工業經濟學家戴維·托馬斯日前表示,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英國化學工業出現了大面積的裝置停工和裁員,很難在2020年前恢復至此次經濟衰退前的水平。英國化學工業協會(CIA)首席經濟學家艾倫·伊斯威特也對一些預測英國化學工業即將出現復蘇的言論感到驚訝:“如果回顧以往的經濟衰退歷史,你就會明白復蘇要經歷多么漫長的過程。”
分析人士認為,當前英國化工業仍是一幅衰敗的景象,一方面新建裝置缺乏投資,另一方面大量的老裝置面臨關閉或正在關閉。
牛津經濟研究院估計英國化工業的投資不太可能在2020年底前恢復到2008年時的水平。托馬斯表示:“英國化工業的投資鏈已經崩潰,當前的投資主要是針對現有裝置的維修和改造,而不是新建項目。”然而,普華永道公司咨詢經理邁克·克萊門斯(MikeClements)稱,當前英國多數化工裝置都使用了30年甚至40年之久,已經處于壽命的末期,各項性能指標逐漸下降,無法與新建裝置競爭。
由于裝置規模難以實現最佳經濟效益,利安德巴塞爾公司已經宣布關閉位于英國卡林頓的一條18.5萬噸/年的線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生產線;Croda公司也宣布,將關閉位于英國馬其賽特郡的一套牛脂酸裝置;西班牙LaSedade巴塞羅納公司正在關閉位于英國的一套50萬噸/年的精對苯二甲酸(PTA)裝置;同時陶氏化學也已經決定,計劃在2010年1月底關閉位于英國威爾頓的一套32萬噸/年環氧乙烷(EO)裝置。這些裝置的關閉勢必引起上下游相關裝置由于缺乏市場或原料來源而被迫關閉。
與此同時,行業中的一些隱患也阻礙著復蘇的進程。伊斯威特表示,當前化工業的一體化程度正變得日益重要,而英國化工業卻缺乏這種一體化,這會引起更多的問題。
CIA則認為英國政府需要確保能源供應才能打消化工生產商的顧慮,因為能源價格的大幅波動和高企的原料成本已使他們憂心忡忡。由于可以獲得更為廉價的原料,英國的化工公司正在尋求將業務轉向中東地區的機會。而總部位于倫敦的國際e化學顧問公司咨詢師保羅·薩切爾指出,中東地區正在影響全球乙烯產業鏈,但這并不意味著英國所有的化工裝置都將關閉,因為長距離運輸這些化工產品在經濟上并不可行。
英國化工業另一個隱患是國家和地區政府機構間并不協調。伊斯威特稱,如果國家和地區政府機構能夠進行協調,那么英國化工業可能會好于現在,這樣才可以吸引更多海外的投資者。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