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江蘇江分電分析儀器有限公司起草的硫氮元素測定儀國家標準,該項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為我國分析儀器行業占據國際市場搭建了平臺。
這已是該公司3年中起草的第9項國家(行業)標準。誰能想到,就在9年之前,作為姜堰市的老國營企業,江分電分析儀器公司負債700多萬元,面臨著倒閉的命運。
“盡管我國已加入WTO,但電分析儀器行業還使用著舊國家標準,而舊國家標準與國際標準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國內企業不僅走不出國門,連國內市場也 “丟城失地”,美國UNTAK公司和日本三菱公司占據我國90%的市場。”江分儀器公司副董事長袁普俊介紹。
為了讓產品盡快與國際接軌,2001年,江分儀器公司籌集300萬元專項基金,成立了由12名技術人員組成的國際標準紫外熒光硫測定儀攻關小組。同時,他們還通過專利轉讓、顧問服務、部件承包等形式,與美國UNTAK公司、日本三菱公司“聯姻”,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在一年的時間里,攻關小組先后到上海、四川、大連等地做了2000多次現場實驗,解決了高溫氣體脫水、紫外熒光檢測等難題,研制出了我國第一臺國際標準型硫氮元素測定儀。
2007年初,國家標準委員會指定江分公司制定硫氮元素測定儀行業標準。經過兩年的數據對比,該公司終于在實驗方法、檢驗規則等7個方面拿出了標準,并通過了國家專業審核。此外,該公司還受國標委委托,先后投入100多萬元,參與了質譜檢漏儀、自動閉口閃點儀、微量水分測定儀等8個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制定,這些標準已被國家有關部門發布實施。
隨著產品的升級換代,江分儀器公司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目前年銷售達到6000多萬元,經濟效益比9年前翻了四番。
該公司產品出口日本、蘇丹、香港等7個國家和地區,并成為國家分析儀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理事單位。去年,公司建成院士工作站,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60多項。
全國工業過程測量和控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吳榮坤認為,江分儀器公司參與制定的9項國家和行業標準,滿足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國企與國際接軌、設備更新的需求,推動了我國電分析儀器行業的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