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美元——國際油價在幾經反復之后,終于站上了這一高點。今年6月以來,油價沖擊75美元幾次功敗垂成,這一次在弱美元的幫助下沖關成功后,能否克服基本面的弱勢,站穩并繼續抬升,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業內人士表示,原油消費尚未有起色,庫存依然維持高位,可謂“根基不穩”,但目前原油期貨近月合約逐漸走強,底部不斷提高,亦有望挑戰80美元大關。
而油價的快速上漲,對于幾大板塊的影響顯而易見。專家表示,如果油價繼續堅挺,那么石化板塊受益最為直接,“成本推動”的行情可能即將上演。而農業板塊中最為吸引市場眼球的“生物能源”概念,也將隨著原油的抬頭而“死灰復燃”,長遠看對農產品價格將起到支撐作用。
三度沖擊75美元終告成
自從去年底在33.2美元觸底后,國際油價在今年開始大幅反彈,其中分別在6月、8月和9月三度逼近75美元關口,其中8月25日更是一度到達74.96美元。三次沖擊的失敗,也使得75美元成為了一個強阻力位。因此,這輪國際油價五連陽,直接突破75美元,也頗令市場震動。
周三,NYMEX原油期貨上漲至75美元/桶以上,為年內新高。NYMEX11月原油期貨漲1.03美元或1.39%,收盤每桶75.18美元。倫敦11月布倫特原油期貨上漲0.70美元或0.97%,收盤每桶73.10美元/桶。截至發稿,NYMEX盤中又攀升至75.96美元的年內新高。
“75美元能否站穩尚且不論,但底部正在不斷抬升,”東證期貨分析師林慧表示,從6月以來,原油已經積累了足夠多的能量,短期內美元又很弱勢,油價會在75美元左右波動。值得注意的是,紐約原油期貨的近月合約正在逐步走強,大有超過遠月合約價格的勢頭。一旦長期以來的“遠強近弱”逆轉成了“近強遠弱”,那么油價未來的強勢將更為明顯。
東航期貨研發主管王亮亮表示,從2002年至今,多數年份里9-11月原油是季節性地偏弱,但2007年曾出現反季節的上漲,就是因為當時美元大幅貶值,導致油價在高庫存的情況下依然大幅上漲。而如今市場處在道指剛破萬點,市場人氣旺盛階段,“現在的情況很像2007年,庫存高、美元弱,反季節上漲很有可能重演。”
但廣發期貨分析師劉孝毅認為,油價短期內更多是在依賴美元,但這只是外部推動,其基本面根基不牢,因此在大幅上揚后較難站穩。目前經濟復蘇尚在初期,能夠支撐油價大幅上揚尚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