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回收再利用產業發展現狀
2009-10-20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塑料回收 產業發展現狀
對此,塑料產業界專家建議,面對越來越多、越來越嚴格的國內外環保法規,國內塑料企業應積極應對,提高塑料原材料及制品的環保標準,抓緊開發新型環保塑料助劑,并加快有毒有害物質的替代進程。
國內情況我國塑料原料十分短缺,進口量大,還有大量的廢舊塑料進口。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廢舊塑料市場和再生利用國,同時也是全球廢舊塑料進口量最大的國家。
目前,國內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仍處于起步階段,廢舊塑料回收利用率很低,廢棄塑料及其包裝物回收利用率還不到10%,發展前景廣闊。國內除塑料包裝制品外,塑料制品的報廢高峰期還未到來,但是隨著多年消費后塑料的累積,國內廢棄塑料量呈快速增長趨勢,保守估計,2004年廢棄塑料產生量約為787萬噸,2005年約為960萬噸,2006年達到1384萬噸。據不完全統計,2007年國內廢舊塑料產生量約1720萬噸,再加上每年進口560~600 萬噸,年產生量約2300萬噸,市場潛力巨大。
塑料回收再利用產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塑料再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投資活躍,正發展成為回收加工集群化、市場經營專業化的新型環保型產業。塑料回收、再生行業在我國具有廣闊的前景。塑料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塑料再生既可節約資源,緩解塑料原料供需矛盾,又保護環境,是塑料業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二、綠色塑料發展路徑和當前應解決的問題大力發展塑料回收產業和開發新型生態環境材料(生物降解塑料),是發展綠色塑料產業的兩種發展模式。大力發展塑料回收產業,是生產—使用—回收—再利用的循環經濟模式;開發新型生態環境材料是生態循環模式。
目前,我國塑料再生企業1萬多家,回收網點遍布全國各地,已形成一批較大規模的再生塑料回收交易市場和加工集散地。主要分布在廣東、浙江、江蘇、山東、河北、遼寧等塑料加工業發達省份。再生塑料回收、加工、經營市場規模越來越大,年交易額大都在數億到幾十億元。同是,也應該看到,雖然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但回收利用技術落后,粗放型的回收利用方式,不僅容易形成二次污染,而且回收利用產生的價值低,嚴重阻礙了產業的發展。
塑料回收利用需要產業政策的扶持和推進。塑料回收利用率高的發達國家在推進塑料回收利用產業化過程中也得到了來自政府的資金、技術等多方面的支持。借鑒國外成功經驗,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重點推進:一是要做好產業規劃,發展再生塑料回收交易市場,加強產業基地建設,變分散經營為集中經營,進行規模化生產和集中污染處理。二是開展再生塑料利用技術的研究,實現塑料回收利用技術高級化,通過擴大回收利用應用領域和提高產品檔次,提高塑料回收利用效果,實現經濟上的良性循環。三是有計劃地組織國有大型企業參與回收利用體系建設,改變目前的產業成份構成,發揮國有大型企業的主力軍的作用,對集中回收利用政策性虧損的企業給予財政補貼,保證正常運行。四是開展塑料回收綜合利用示范工程建設,優化資源循環利用模式和技術路線,推廣成功的經驗。五是協調各生產部門的關系,打破產業壟斷造成的封鎖,開放下游產品市場。六是大力推廣綠色設計、綠色產品,在制定相關標準時明確塑料回收利用指標,開展回收利用率考核評定工作。七是建立廢舊塑料回收利用行業準入制度,提高準入門檻,規范行業管理,淘汰家庭作坊的回收和加工方式,避免對環境形成二次污染。八是健全塑料回收分類等級制度,完善標準,提高塑料回收利用效果。
在積極開發塑料回收再利用技術的同時,研究開發生物降解塑料成為當今世界各國塑料加工業的研究熱點。目標是開發出一種能在微生物環境中降解,完全進入生態循環的塑料。減少地膜、包裝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同時,這種塑料的生產成本較低,具有相應的經濟性,在使用后就可與普通生物垃圾一起堆肥,而不必花費很大代價進行收集、分類和再生處理。在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開發方面,世界各國都投入了大量財力和人力,花費了很大的精力進行研究。塑料加工業普遍認為,生物降解塑料是21世紀的新技術材料課題。
總之,塑料行業應秉承綠色理念,貫徹國家關于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循環經濟政策,推廣塑料再生制品以及鋼、木替代品的應用,提高廢塑料資源利用水平,致力于建設環境友好型和諧行業,為生態文明建設做出貢獻,走循環經濟道路,促進塑料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