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2日,拜耳材料科技和中國藍星(集團)于今天在北京舉行的簽約儀式上簽署了合作協議,拜耳將向中國藍星提供其創新的氧氣去極化陰極(簡稱ODC),以集成到藍星的氯化鈉溶液電解槽中,用于氯堿工業中的氯氣生產。
氯氣生產是高能耗的過程。隨著中國成為世界最大和發展最迅速的氯氣生產國,拜耳材料科技和中國藍星集團之間的合作將對氯堿生產帶來巨大益處,其中包括可直接降低30%用電量和可間接降低等量二氧化碳的排放。目前中國從氯化鈉電解氯氣的年產量約2100萬噸,以此計算,利用ODC工藝可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降低多達1500萬噸。因此,雙方的合作也將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貢獻。
拜耳材料科技一貫致力于利用科學與創新開發具有環境可持續性、能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卓越貢獻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我們特殊的ODC能使離子膜電解裝置在更低電壓環境下工作。這是一項重大技術突破,有效降低了氯氣生產過程中的能耗,從而也間接地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我們的愿景是利用這樣的技術創新幫助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拜耳材料科技管理執行委員會成員范翱賽博士表示。“通過與中國藍星集團的合作,我們能夠共同在中國實現這一愿景,幫助化工行業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藍星是中國最成功的化工企業之一,藍星從創立之初,一直在探索并通過創新來為節約能源,改善水資源而努力。藍星所屬的藍星(北京)化工機械有限公司是全球主要的電解槽生產商之一,在中國市場占有47%的市場份額,在全球位居前三位。
“我們致力于為中國化工行業提供最先進的電解系統,”藍星(北京)化工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軍說。“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通過技術創新,我們已經將電解槽的能源消耗降低了30%,這次與拜耳科技合作,將ODC用于我們的離子膜電解裝置,將進一步推動能源節約,為氯氣生產提供非常高效且環保的解決方案。這樣,我們將為創造更為高效、環保且可持續的中國化工行業作出貢獻。”
氯化鈉-ODC為抵御氣候變化提供重要保障
氯氣是化學品制造中使用最廣泛的原料之一。從塑料到醫藥行業,很多材料的生產過程中都使用氯氣。用傳統的水銀法和離子膜法生產氯需要消耗大量電能,其電能成本的消耗在氯氣生產總成本中約占50%。
為應對這一挑戰,拜耳的研發人員開發出ODC,用于氯化鈉電解生產氯氣的工藝過程中。實踐證明,與傳統的離子膜法或水銀法技術生產氯氣工藝相比,拜耳ODC的應用使氯氣生產的耗電量大幅度降低。拜耳材料科技開展的試生產表明,與傳統離子膜工藝相比,其直接總耗電量減少了約30%,間接減少了同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使用這種技術,中國的化工生產廠家不僅可以降低能耗的成本,同時還能大幅減少造成氣候變化的主要氣體——二氧化碳的排放。拜耳材料科技和藍星集團的此項合作,表明兩家公司的鄭重承諾,共同為推進氯堿產業的綠色節能生產做出貢獻,從而共同應對氣候變化以及由此而帶來的生態和經濟方面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