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疾風驟雨般的舉措,使陶氏在財務上得到了回報。
化學行業是本輪經濟危機中受沖擊最大的行業之一。身為全球化學行業領軍企業的陶氏化學公司,目前只啟動了其全球產能的90%。在形勢最為嚴峻的去年12月,陶氏一度只啟動了其全球產能的44%。
今年初,陶氏宣布,在全球裁減約5000個全職工作崗位,關閉高成本地區的20家生產設施,出售若干非戰略性業務。此次裁員將使陶氏的全球員工總數減少約11%。此外,鑒于當前低迷的市場局勢,陶氏將暫停約180家工廠,并且根據減少運營的預期,在全球裁減合同工約6000人。
一系列縮減成本的措施,使陶氏在財務上得到了回報。今年第一季度,盡管在整個化學行業產業鏈中,大多數環節的需求持續疲軟,同時原料和能源成本進一步下滑,給化學產品的價格帶來了壓力,但陶氏全球仍實現了盈利。
當外界驚嘆于陶氏應對危機的速度之快、魄力之大,陶氏全球高級副總裁麥健銘卻說:“戰略轉型及隨之而來的運營模式調整,才是陶氏在經濟危機下實現盈利的關鍵。”而本次戰略轉型嚴格說來與經濟危機毫無關系,因為早在5年前,戰略轉型已寫入陶氏公司的規劃之中。
未雨綢繆
麥健銘所謂的戰略轉型及運營模式調整,是陶氏一系列應對危機的舉措中最引人矚目的一項。年初,陶氏宣布將從高度集中和標準化的模式,轉型成由一個精簡的公司中心、一個共享的業務服務集團和三種業務運營模式組成的新型架構,最終目標是將陶氏轉變為一家利潤增長型企業。
調整后的三大業務運營模式,分別為合資公司模式、功能性產品模式和市場導向型產品模式。
第一種模式主要針對基礎塑料和基礎化學品等大宗化學產品。此前,陶氏在全球自建并擁有制造設備,投入成本很高。現在,陶氏將與當地的大型化工企業合資投產。比如,在中國,陶氏正與神華集團就煤化工項目的合作進行可行性研究。第二種模式針對功能性產品。在這種模式中,陶氏向合資企業購買原材料,將其改造成附加值更高的產品。第三種模式針對那些對市場敏感、更新換代速度快的產品。比如陶氏的水處理業務和膜業務,這類業務完全靠技術推動,就像計算機芯片技術一樣,每隔兩三年甚至半年,技術就會翻新一次,因此更需要及時聽取客戶的意見反饋,快速決策、快速跟進。
目前,這三大業務運營模式正在全球積極實施,以適應低迷且不斷變化的市場。
“很多人以為,陶氏的優勢在于我們的資產和生產流程,但是,我認為,不斷變革才是我們最大的優勢。我們一直在應勢而變,因此雖然歷經百年,卻仍然像一個年輕的公司。”麥健銘說。
強強聯手
收購全球頂尖的特殊材料制造商羅門哈斯公司,也是陶氏變革的重要內容之一。今年4月,陶氏以163億美元的代價將羅門哈斯編入麾下。此樁收購案,并非經濟危機下的乘人之危之舉,而是足足醞釀了20年。羅門哈斯在涂料和電子材料領域全球領先,并且有著健全的市場網絡。這些恰恰都是陶氏的短板。
“我們有很多技術很好的產品,但是并不擅長將產品賣到市場去,尤其不知道如何將產品賣給世界級的電子企業。這方面,羅門哈斯公司建立了很好的渠道。”麥健銘說,“20年來,我們屢次向羅門哈斯求婚,都被拒之門外。歷經了一些波折后,兩家公司終于成功聯姻。”
整個收購過程在一個月之內順利完成。“我們知道自己需要她,而且十分清楚為什么需要她。”麥健銘說。收購完成后,陶氏宣布成立全球“高新材料事業部”,結合了原陶氏化學與原羅門哈斯相關部門的技術和資源,是世界領先的建筑涂料、電子材料、建筑材料和水處理供應商。原羅門哈斯CEO擔任新業務部門的掌門人。
原羅門哈斯的員工已陸續到陶氏公司上班。這些員工,正是麥健銘最為珍視的資產。“我們真正收購的其實是人,是他們的能力以及他們對市場的理解。”收購后,麥健銘的首要任務是讓原羅門哈斯的員工認識并理解陶氏公司,讓他們心甘情愿選擇留下來。
堅守生意的本質
如麥健銘所說,陶氏化學公司是一家善于規劃變革并實施變革的公司,但是,麥健銘也相信,構筑商業成功的一些基本元素是不會改變的。這一點,在中國市場得到了很好的印證。
2004年,麥健銘擔任陶氏大中華區總裁,兩年后擔任亞太區兼大中華區總裁,今年升任陶氏全球高級副總裁,統管亞太、印度、中東和非洲市場。在陶氏的全球版圖中,中國既是其第三大市場,也是重要的制造基地。經過幾十年在華發展,陶氏目前在中國共有五大業務,分別是碳氫化合物、能源、基礎塑料事業部,基礎化學事業部,功能產品事業部,高新材料事業部和陶氏益農事業部。2008年,陶氏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達到33億美元,居在華化學公司之前列。
業績不俗,但麥健銘仍感嘆,“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全球競爭最為激烈的市場!”在中國,跨國企業、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等所有類型的企業同臺競技,每種類型的公司在這個市場中的歷史都不算很久。跨國企業原有的歷史和品牌優勢在中國市場發揮不了太大作用,一切都要重新開始。相對地,陶氏在美國有著非常穩固的行業地位和客戶關系,“別人很難從陶氏搶走生意”。
為了在這個地球上競爭最激烈的市場生存下去,麥健銘的策略是“回歸生意的本質”。“就是專注于一些基礎。"麥健銘說。
今年6月2日,上海陶氏中心正式投入運營。這是陶氏新的亞太區總部,面積逾10萬平方米,包括了一個世界一流的能容納500名科研人員的研發中心,以及陶氏多個業務和職能部門。在全球經濟尚未復蘇的當下,陶氏的這一大手筆,體現了它對中國市場的長期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