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行業“十二五”前景可期
2009-10-29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關鍵詞:“十二五” 需求增長 前景
今年以來我國政府出臺積極政策應對金融危機,效果漸顯。在投資拉動下,經濟平穩增長,消費信心有所恢復,國內石化產品需求重現增勢。今后隨著產業政策的陸續出臺及國內經濟的持續增長,內需對石化產品的拉動作用將進一步凸顯。
中東石化產品沖擊國內市場
今年1月~6月,來自中東地區的石化產品進口增幅巨大,尤其是甲醇、PP(聚丙烯)、PX(對二甲苯)、PE(聚乙烯)、SM(苯乙烯)等成本優勢突出的產品大量涌入國內市場。中東甲醇及EG(乙二醇)進口量超國內進口量50%,中東甲醇進口量達去年同期 6倍。進口產品銷售價格低于國內生產企業成本,嚴重影響了國內企業生產。
到2010年,中東地區約有200萬噸PE、280萬噸EG、70萬噸PP進入國內市場。2015年隨著國內供應缺口的縮小,如果中東產品繼續大量涌入,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
未來幾年是國內新建乙烯裝置的集中投產期。到2010年國內乙烯生產能力達1500萬噸/年,較2008年增長50%。2010年~2015年,國內將新建擴建6套乙烯裝置,新增產能540萬噸/年。
國內新建非乙烯裝置也將集中投產。2009年~2010年國內PTA(精對苯二甲酸)、PX、PP、SM等產能大量增加。2009年PX生產能力增加87%,PTA生產能力增加23%,SM生產能力增加28%。
煤化工影響逐步顯現。根據目前在建及核準煤化工項目的建設進度,到2010年前將陸續有3~4套煤化工項目投產,新增乙烯生產能力30萬噸/年、丙烯生產能力124萬噸/年、EG生產能力20萬噸/年,新增配套PE生產能力30萬噸/年、PP生產能力130萬噸/年。隨著油價上漲,煤制烯烴及聚合物具有一定成本優勢,對市場造成一定壓力。
國家積極政策支撐石化產品需求
我國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與石化產品需求相關的主要是汽車、紡織、輕工行業。
國家配合汽車振興規劃出臺了購置稅減征措施,大大點燃了國內汽車消費熱情。上半年國內汽車產銷率達101.8%,下半年國內汽車產銷仍保持高速增長,略高于上半年,全年產銷量將突破1200萬輛,超額實現2009年~2012年年均增長10%的目標。2009年~2011年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 10%,出口年均增長8%。
我國進一步擴大“家電下鄉”補貼品種,提高出口退稅率,加大金融支持及行業引導等措施將拉動國內三大合成材料的需求增長。輕工業規劃目標確定通過4年時間使農村主要家電擁有率達到城市2000年水平。預計2009年~2012年,家電產量較常態增長15%左右,對主要石化產品的需求增長起積極作用。如果 2012年農村主要家電擁有率達到城市2000年水平,預計消費合成樹脂約331萬噸,較常態消費增長1~2個百分點。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