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企業借助會展可以向消費者展示的遠不止產品本身,還有如企業的精神風貌、企業素質(員工素質和領導者的風采等),甚至是企業的文化和經營理念等都可以充分展示出來。只有通過一系列的展示活動,消費者才能了解、感受并體驗到企業的實質價值內容。
2.消費者無法親身感受產品
幾乎在所有的展銷會上,參展企業都竭盡所能地進行書面或口頭宣傳,但效果卻不明顯。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消費者的消費信心不夠。畢竟,“口說無憑”,僅僅通過所謂的接觸與觀察產品,遠不能讓消費者感受到產品的優質性能和獨特性。
如果企業能夠像茅臺酒那樣,故意打破酒瓶,用溢出來的酒香迷醉在場的人,或者像某位涂料商那樣,喝涂料以說明涂料是綠色健康的,相信會更令人信服(需要強調的是,筆者并不倡導企業領導喝涂料)。
3.企業缺乏與消費者的互動
會展營銷中,與消費者的互動是很重要的一點,但這卻被大多數參展企業所忽視。這也直接導致了會展營銷的效果不理想。
4.陪襯品遮住參展產品的光芒
如在車展中,很多企業都找一些年輕貌美的模特來陪襯汽車,目的是增加汽車的銷量。但是,很多模特的魅力卻蓋住了汽車的風采,使得消費者把眼光聚焦于模特而不是汽車。這是很失敗的做法。
借會展營銷充分展示產品內涵
盡管會展營銷還存在不少問題,但目前它仍是企業進行產品展示的首選平臺之一。那企業該怎么做才能把會展營銷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呢?
筆者認為,企業首先應該避免踏入狹義的產品展示這個陷阱。進一步說,就是企業不要僅僅展示產品本身,還要有更深層次的內在展示,如企業內部風采、企業文化等方面,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員工精神風貌及文化修養,甚至是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展示。
2.企業領導階層的風采,以及領導者的成長經歷或傳奇性的故事。如李嘉誠是如何成為亞洲首富的傳奇性故事,就吸引了許多公眾的目光。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讓領導人頭上的光環遮住了企業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