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乙烯(簡稱VAC)又稱醋酸乙烯酯,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在涂料、漿料、黏合劑、維綸、薄膜、皮革加工、合成纖維、土壤改良等方面具有廣泛的用途,開發利用前景廣闊。隨著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其新的應用領域還在不斷拓展。
消費量穩步增長供需基本平衡
近年來,隨著我國紡織、建筑、造紙等行業的發展,特別是建筑行業的發展帶動了相關的房屋裝修業,使得各種涂料、油漆等產品的需求也快速增長,刺激我國醋酸乙烯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2003年我國醋酸乙烯的表觀消費量只有99.05萬噸,2008年增加到145.3萬噸,年均增長率約為8%。
我國醋酸乙烯主要用于生產聚乙烯醇,約占總消費量的75.6%(其中維綸纖維占7%,紡織漿料占22%,涂料和膠粘劑占33%,紙張涂料占7%,其他占15%);其次是用于生產聚醋酸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約占總消費量的20.7%,其他方面的用途占3.7%。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醋酸乙烯的消費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20世紀90年代,我國的醋酸乙烯主要用于生產聚乙烯醇,而近年來隨著聚醋酸乙烯共聚物和乳液的發展,醋酸乙烯在該領域的用量不斷增加,同時EVA產量大幅度增加,也擴展了醋酸乙烯的應用領域。未來幾年,我國聚乙烯醇的生產能力仍將有一定的增加,但聚醋酸乙烯、VAE共聚乳液和EVA將成為未來醋酸乙烯需求增長的主要動力,在消費結構中的比例將越來越大。
隨著四川維尼綸廠以及云南云維集團等新建或擴建項目的實施,2012年我國醋酸乙烯的總生產能力將達到230萬噸。根據未來幾年我國醋酸乙烯下游裝置的發展情況,2012年我國醋酸乙烯的消費量將達到200萬噸,屆時裝置的開工率只要達到87%,供需就將達到平衡。因此,未來我國醋酸乙烯的市場競爭壓力將逐漸加大。
生產工藝待提高產品研發需加強
目前,我國醋酸乙烯生產還存在一些明顯問題。
裝置規模小。20萬噸/年以上的裝置只有2家,其余都在15萬噸/年以下,且大部分裝置運轉多年,設備工藝老化。生產裝置主要采用電石乙炔法,而國外多采用的方法是乙烯氣相法。兩種工藝相比較,以電石乙炔為原料的路線,技術簡單,在相同規模下基建投資少。但是電石工藝耗能高、污染嚴重,帶來的能源和環境方面的負面影響,從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需要改進生產工藝,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環保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