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再生利用
由于擔心中國成為其他國家不愿處理的垃圾的傾倒場,國家環保總局會不時地限制廢料進口。2008年3月份,國家環保總局發文限制廢舊消費后塑料袋、薄膜和網兜的進口,使業內部分企業措手不及,盡管有多家企業和組織提請放寬這一限制,卻一直未得到支持。時至今日,環保總局終于有所松動。
環保總局顯然已經在計劃廢除對直接進口PET廢舊瓶的限制,這將給全球塑料回收產業帶來變革,將有更多的回收塑料瓶出口到中國,而其它地區相應的能獲得的來源就要減少很多。
這個消息是從11.6號在一個塑料再生會議上傳來的。據參加會議的環保局官員稱,環保總局正計劃起草詳細的文件,在基于發放許可證的基礎上,允許進口至少是某些廢舊瓶。具體細節還不清楚,專家擔心目前法規施行并不不穩定,這導致很難預測新的法規將給未來的再生塑料行業帶來多大的影響。
但鑒于中國在再生塑料方面強大的需求量,中國目前進口了全美國PET回收塑料一半以上。回收塑料這一問題成為中美雙方關注的焦點。
美國某塑料回收公司總裁夏摩爾說,現行的法律規定,進口的再生塑料必須是塑料粒或者片狀,廢除這一限制意味著中國的再生塑料進口商能以更低廉的價格購買再生塑料產品。這同時意味著美國回收商要在PET再生塑料方面付的錢要相對多了。她還強調說:“關鍵點在于,如果中國可以直接進口整PET瓶,這可以給中國企業省下一些成本,相應的美國的再生塑料的價格就可以提高一些。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就是這一法規有可能會收緊PET回收塑料的供應。可口可樂和其它巨頭在正在北美興建的PET回收系統也將加劇PET回收塑料貨源收緊。
但是具體能給全球回收塑料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還不得而知。因為即使是在目前法規不允許的情況下也仍有完整的廢舊塑料瓶悄悄進入中國。這些塑料瓶首先運到香港,然后分成小集裝箱經由中國南部的港口進入中國大陸。盡管現在沒有具體的統計究竟有多少完整的再生塑料產品通過直接或者間接的方式進入中國,但南部港口的進口條件比中國其它港口要寬松許多,卻是業內的公開的秘密。
中國監管部門這已經發現這一問題,將嚴厲打擊違規的廣州的廢舊物進口行為。海關總署的官員稱,沒有合理的方式監管廢舊塑料的港口將被取消進口資格。這一新法規對廣州來說,影響很大。
環保署的領導稱政府仍在制定細則的過程中,但目前不接受任何公司進口整PET瓶的許可證申請。政府同時在準備起草關于盡快廢舊光盤廢料的文件,政府需要找到一個平衡,既要滿足國內旺盛的需求,又要保護本國的環境和工人的健康,不能讓中國成為國外垃圾的傾倒地。
今年九月份浙江東陽廢塑回收企業的村民在裝卸廢舊塑料時,該批廢舊塑料袋被劇毒化學品污染,導致三人中毒死亡,二十人曾接觸該批廢塑人員也因中毒住院治療。事后證明這批塑料袋是國內某化工廠不按規則操作造成的,中國本地的廢舊塑料供應商也需要政府大力監管。
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PRCC公司的人員稱,這一法規的出臺也能給美國回收塑料業帶來積極的一面,直接進口意味著中國采購商可以直接與美國回收塑料公司取得聯系,而現狀是需要通過一些中介機構,這樣就很難為美國再生塑料的質量和中國的最終出價建立一個變化的機制,現狀是不同質量的回收塑料的價格幾乎沒有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