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正開啟全球尋油夢 尋油同時規避價格風險
2009-11-17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關鍵詞:液化天然氣 中海油 海外并購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13日宣布,與卡塔爾天然氣運營有限公司簽訂向中國增加液化天然氣長期供應的諒解備忘錄。
根據備忘錄的條款,卡塔爾天然氣擬從2013年開始每年向中海油增加供應300萬噸液化天然氣。除了這一基準數量之外,卡塔爾天然氣和中海油還將考慮每年增加200萬噸液化天然氣的購銷。
這僅是中海油海外找油的一個個案。
其實,中海油1994年就購買了阿科公司在印尼馬六甲油田32.58%的權益,實現了海外并購零的突破;2002年至2004年的兩年時間內,中海油共成功完成6宗海外并購,涉足多個國家。但是在美國,中海油始終郁郁不得志。事情有了轉機。日前,挪威國家石油公司三季報顯示,中海油已從該公司手中拿到美國墨西哥灣地區部分油氣區塊的勘探開采權。這標志著中海油的美國夢已找到了突破口。進入美洲是中海油戰略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據介紹,投資美國油田好處多多:成功率很高,另外配備有穩定的法律體系和優惠的稅收政策,在開采方面歷史悠久。據悉,從2005年失利優尼科后,中海油就已決定要將墨西哥灣地區作為突破口。從2008年起,中海油就在積極尋找合作伙伴,試圖通過各種合適的機會,參與到美國墨西哥灣地區的石油項目。
2009年上半年,全球經濟還處于低迷,中海油似乎在觀望,在6月3日的股東大會上,中海油聲稱將要實施收縮戰略。
實際上,就在石油化工行業一波又一波的海外并購交易時,中海油一直在準備。果然,中海油方面透出消息,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中海油將著重研究海外收購兼并的策略。思路一定,中海油立刻行動起來,7月13日,宣布與中石油共同收購美國馬拉松石油公司安哥拉32號油田20%的股份,打響金融危機以來行動的第一炮。隨后又聯合中石油競購西班牙石油公司雷普索爾價值175億美元的阿根廷資產。9月底,開始謀劃尼日利亞大油田的股份,據悉,如果交接成功,將是中國最大的海外并購案。
中海油總經理傅成玉表示,尋油的原因除了占有資源,還為了規避價格風險。理性的海外并購并不是“抄底”,而是在價格逐漸脫離底部,呈現復蘇態勢之時。“當全球經濟、資產價格處于底部時,旗下資產越多,也意味著負擔越重”。就算用最低的價格成功地進行了并購,但是在經濟低迷的時候,新并購回來的公司并不能馬上創造預期的利潤,反而會增加企業的重量,說不定會在不知不覺之間把企業拖垮。最理想的時候,是經濟低迷和復蘇的臨界點。還是低成本,而經濟態勢扶搖直上,利潤也就隨之而來了。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