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款服務世博的新能源車包括:“世博園區內場館車———申馳牌4座純電動場館車”、“世博園區內觀光車———申馳牌11座燃料電池觀光車”、“世博園區內VIP接待用車———上海牌燃料電池轎車”、“世博園區外出租車———君越混合動力轎車”、“世博園區外VIP接待用車———上海牌混合動力轎車”、“世博園區內世博大道線用車———聯合國資助項目燃料電池客車”,其中由南汽專用車研發制造的申馳牌4座純電動場館車和申馳牌11座燃料電池觀光車是首次亮相。
技術人員表示:6款世博用車都達到了國內新能源車先進的技術水平,其中申馳牌4座純電動場館車采取全新的高強度玻璃鋼車身,外觀新穎別致,最高時速為35公里/小時,一次充電續駛里程可達80公里;申馳牌11座燃料電池觀光車屬于真正的“零排放”新能源觀光車,采用燃料電池技術,具有高效率、低噪音等特點,最高時速40公里/小時,續駛里程可達80公里。
當國家科技部萬鋼部長在看到“申馳牌”電動場館車時,首先給予了肯定,在了解到此車底盤部件采用國內成熟的微型車部件,麥弗遜獨立懸掛前橋,電動汽車專用后橋;動力系統選用國內外技術先進產品,三相交流變頻電機、交流控制器、鋰離子電池或鉛酸動力電池;EPS轉向管柱電動助力轉向,電動助力制動系統;底骨架為金屬骨架,全新造型的高強度玻璃鋼車身,外觀新穎、乘坐舒適的“申馳牌”純電動場館車時,鐃有興趣上車試乘。
在回顧上海世博會純電動車的研發過程時,南汽專用車的領導和研發團隊們感慨萬千。 自2008年底,南汽專用車接到研發世博會場館電動車的任務后,連夜成立了研發團隊,經過短短的2個月的時間,就完成“純電動場館車、燃料電池觀光車研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并于2009年3月4日,項目得到上汽集團批準并立項。南汽專用車的研發團隊便開始了邊研發邊試制二條腿走路與時間賽跑。2009年7月,完成第一輪CNC樣車的試制,項目得到了世博局領導及上汽領導的肯定。2009年8月-9月,完成高溫適應性試驗和道路可靠性試驗等多輪試驗工作,試驗指標滿足設計要求為試生產打下堅實的基礎。2009年10月,完成工裝、模具的開發和生產線、檢測線、測試實驗室的建設及安裝調試工作。2009年11月3日,成功亮相工博會后,批量生產工作又將緊鑼密鼓開始。
在研發的過程中,南汽專用車的研發團隊們在“我與世博共心跳”精神的倡導下,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發試制工作中,上海世博的倒計時牌已讓研發團隊的成員們牢記在心,在彷徨中共同找到設計靈感,在高溫下測試各種試驗數據……2009年8月在進行高溫適用性試驗期時,負責試驗的工程師楊林、沈寧一因高溫出現嘔吐等中暑癥狀,只是用水沖洗喝上幾口領導遞上的清涼飲料,繼續堅持按期完成試驗,那幾天的高溫顯示39.3℃。為了上海世博純電動車項目,項目團隊成員們在獲得試制成功后,說得最多的是“我們不怕吃苦,只是對家人的虧欠太多”,負責產品各類公告申報的蔡錦文工程師,今年女兒參加中考,做為母親的她卻不能親自為女兒輔導,更談不上在睡前為女兒遞上一杯牛奶。就在2009年10月工博會展車試制期間,技術組樊啟要工程師傳來喜訊,女兒出世了。帶著初為人父的喜悅,還記不清女兒的模樣時,女兒出生第二天就開始南京-上海兩地奔波。在工博會展車車身裝配關鍵階段,項目組的技術、質量、制造的主要工程師在上海裝配車間每天連續工作20小時以上,困了就打個盹、洗把臉又投入到工作當中……在發交期間更是3天通宵工作,制造組蔣濤因連續工作體力已到了極限,當滿眼血絲的他目送最后一輛電動車順利發交后,才回到宿舍美美睡上一覺……
“砰砰……”心跳聲讓上海世博的脈動與南汽專用車緊緊地連系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