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共擠塑料異型材的工藝控制
2009-11-20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彩色共擠塑料異型材 工藝控制
共擠層厚度不均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一是在口模匯流段,共擠流道與主流道形成的可供共擠料通過的間隙不等。一般是因修模或模具裝配時定位不準、錯位導致的間隙不等,應重新調整共擠料通過的間隙,保證共擠料在各個面上間隙一致;二是在形成厚度不均勻的兩個面上,基料熔體與共擠料熔體互為影響,基料熔體壓力和致密度不同,出口模后的離模膨脹不等,對共擠料的壓力不一致,則導致兩個面共擠厚度不均。在基料厚度不同、供料方式不同,供料段壓縮比不等情況下,這種現象常發生;共擠料熔體壓力和致密度不同,對基料的壓力不一致,也會導致兩個面共擠厚度不均。因此,首先應調整口模基料兩個面壓縮比和平直段長度,使兩個面熔體致密度和壓力盡量保持一致,其次再根據型坯共擠層厚度不均勻特征,對應整修共擠流道,調整兩個面共擠料流速或壓力,使其分布均勻。
共擠層局部增厚或減薄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一是由異型材基料的邊界效應所引起,大都在型坯的轉角部位。一般基料在轉角處熔體壓力比其它部位要小,容易形成塌角。若共擠料的流動性比基料好,熔體的邊界效應相應小一些,共擠料會很容易填充到邊角,形成邊角局部增厚現象。解決辦法:將模具的拐點設計成小圓角,盡可能消除邊界效應。二是由異型材基料局部致密度和熔體內壓力不均所致,主要集中在型材外壁和內筋的交匯處。一般口模型材內筋有外供料和內供料兩種形式。所謂外供料,即在外壁表面開一道槽,從外壁流道分流一部分物料填充到內筋流道內,內筋用料由外壁用料提供。如采用外供料,在型材外壁供料量、壓力和流速一致的情況下,內筋和外壁交匯處的熔體致密度則小于其它部位,會導致共擠料出現局部增厚現象。解決辦法是:在模具供料段,適當增加型材外壁與內筋交匯處的供料,以保持交匯處熔體的致密度與其它部位相一致;所謂內供料,即從分流錐開始設置有專門的內筋流道,到口模出口處才與外壁流道會合。如采用內供料,內筋供料量大小、給料速度快慢以及平直段匯流長度,都會影響內筋匯流處熔體的致密度與內壓力。若內筋出料速度快,熔體壓力高于外壁,則會導致共擠料減薄;若內筋出料速度慢,熔體壓力低于外壁,則會導致共擠層過厚。解決方法是:合理設計和修正內筋流道的各項參數,使筋熔體壓力、流速與外壁保持一致。適當延長口模內筋匯流段長度,也能有效改善共擠層局部增厚或減薄的缺陷。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