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省長羅志軍強調,要在保增長促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產業調整升級的力度,通過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產業向高端攀升,增強江蘇產業競爭力,促進經濟跨越發展。碳纖維材料是江蘇新材料產業的重點領域,代表了新興產業的一個發展趨勢,要咬定培育自主知識產權和自有品牌的目標,不斷探索規模化的產業方向。
完成全年經濟工作已進入年終沖刺階段。11月19日―20日,省長羅志軍在鎮江調研考察。他深入企業車間和項目工地,了解經濟運行最新變化,對全力做好當前各項工作、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及早謀劃明年和“十二五”發展提出要求。羅志軍強調,要在保增長促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產業調整升級的力度,通過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產業向高端攀升,增強江蘇產業競爭力,促進經濟跨越發展。
吊裝能力1700噸的巨大航吊矗立江邊,氣勢雄偉。由中國二重在鎮江投資建設的重大技術裝備出海口基地,經過快速推進,已經初露雛形。這個項目總投資約85億元,將開發生產核電設備、大型石化容器、海洋設備以及風力發電機組。羅志軍仔細聽取項目進展介紹。當了解到一大批為江蘇新能源和船舶產業配套的項目迅速崛起,整個工程建成后可實現銷售300億元,他十分高興。羅志軍說,裝備制造業的升級換代意義重大,這個大項目符合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方向,對于打牢產業基礎、延長產業鏈、提高產業配套能力很有幫助。鎮江具有區位、岸線和產業配套等多方面優勢,要通過深化合作,實現與央企合作的雙贏。由丹陽民營企業投巨資組建的江蘇恒神纖維材料公司,采用自主工藝研發生產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積極探索在電力等重點行業的應用,提出了建設中國最大碳纖維生產基地的目標。羅志軍對民營企業家投資發展新興產業的膽略和志氣表示欽佩。他說,碳纖維材料是江蘇新材料產業的重點領域,代表了新興產業的一個發展趨勢,要咬定培育自主知識產權和自有品牌的目標,不斷探索規模化的產業方向。
在加快發展新興產業的同時,鎮江一批傳統產業也在調整升級。該市船舶及配套產業集聚區內,吸引了大功率船用柴油機、海上控制系統等項目。羅志軍表示,船舶產業是江蘇的優勢產業,特別需要發動機和導航設備等產業核心環節。要像昆山筆記本電腦零部件實行“缺項招商”一樣,引進培育船舶“心臟”和“大腦”等關鍵項目,加快完善產業鏈,提高自主創新力,推動船舶產業躍上新水平。大力神科技公司在金融危機中敢于投入,積極開發冷軋板終端產品;大亞科技集團作為國內地板行業龍頭企業,利用小直徑木材生產復合木制品,每年減少砍伐30萬畝成材林;江蘇魚躍醫療設備公司生產研發各類醫用家用醫療設備,贏得了較高的市場占有率。每到一處,羅志軍都仔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對他們推進傳統產業高端化、積極拓展市場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羅志軍還考察了江蘇九通現代農業發展公司。
調研期間,羅志軍主持召開經濟工作座談會,聽取鎮江市委、市政府工作匯報,并與企業家進行座談,對鎮江在金融危機的嚴峻考驗中,保增長促發展取得的明顯成效給予充分肯定,希望鎮江狠抓當前各項工作,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及早謀劃研究明年和“十二五”的發展。要進一步研究如何增強經濟增長的動力,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政府投資的同時,推動投資主體多元化,推動更多民間投資跟進;做好項目儲備,積蓄發展后勁;把握投資方向,優化投資結構。進一步研究如何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保持產品和企業的競爭力。跳出一般性擴張的傳統思路,堅持把開發高端技術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放在首位,推動產業向高端攀升;積極培育大企業大集團,培育領軍型企業,增強在行業的話語權,防止產業結構“小而散”、“小而全”;延長產業鏈條,增加終端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發揮科教資源潛力,加強人才引進力度,更好地推進產學研結合,構筑新的發展優勢。進一步研究如何提升城市化水平,堅持以規劃為引領,堅持保護與開發并重,彰顯城市特色,把鎮江的山水資源優勢變成城市發展的亮點。
省政府秘書長樊金龍,省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