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閉幕的2009中國(滄州)管道裝備展覽會,面向國內同行業打響“滄州品牌”。在更多目光關注下,全市管道裝備制造業今年發展加力:前三季度,實現工業增加值77.8億元,同比增長33.9%,創造了全市“五大產業”的最高增速。
在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下,全市管道裝備制造業能逆勢而上、迅猛發展,一方面借力于國家擴大內需、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的政策拉動;一方面得益于全市上下全力推進、強化服務,業內企業創新求變、擴規升級、廣拓市場。
強化服務措施,解決企業難題,進行積極引導,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繼續把管道裝備制造業作為全市重要支柱產業,加大扶持力度。特別利用金融危機產生的“倒逼”效應,進一步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市委書記郭華在調研中多次強調,要迅速推動管道裝備制造業產品“從零件到部件,從部件到整機”的轉變,全力以赴做強終端產品,完善產業鏈條,牢牢把握市場主動權,提升整體競爭力。市長劉學庫明確提出,管道裝備制造業要立足“高端、高壓、高附加值”和“上規模、上裝備、上水平”,努力提質增效,實現更快發展。通過組織2009中國(滄州)管道裝備展覽會、成立滄州管道裝備制造業協會等舉措,加強行業指導,做強產業發展平臺,在彰顯“石油之城、管道之都”風采的同時,也使我市相關企業看到了與中石化、中石油所屬大型管道裝備企業的差距和不足,增強了推動產業提檔升級的內在動力。
既注重企業群體擴張,又重視培育龍頭,使整個產業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目前全市管道裝備制造業各類企業已迅增至2600多家,設計加工能力達2100萬噸。在擴大群體規模的同時,我市把龍頭企業的培樹作為重點,支持和指導各地對有發展潛力和市場前景的企業加大扶持力度。鹽山在全縣篩選出30家重點企業,明確了目標、責任和措施,引導生產要素和資源向30強企業傾斜。截至目前,全縣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9家,總數達到61家,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22家。
適應市場需求,強化科技投入,為產業發展帶來勃勃生機。今年10月,省委書記張云川在滄調研時提出,推進產業發展,“擁有技術者為王”。這一點,在全市管道裝備制造業已成為共識。在孟村,華北五省市唯一一家國家級管道管件檢測中心正加緊建設。建成后,將承擔國家對管材管件產品的強制檢驗職能,中心長期駐站專業人才將達到15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至少2名。此外,孟村每年拿出100萬元設立科技創新基金,鼓勵企業研發先進技術、引進尖端設備,今年拉動企業投入技改資金近3億元。在鹽山,已建立宏潤特種管件研發中心等5家企業技術研發機構,國家級管道裝備制造研發中心、檢測中心項目也正在穩步推進。在政府推動和引導下,全市重點企業與中科院、清華大學等60多所科研機構和高校建立了緊密聯系,研發推出了一系列創新產品,據初步統計,目前全市管道裝備制造業擁有各項專利超過了150項,40多個產品填補國內空白,這成為企業開拓市場的利器。河北昊天集團成功研制出高密度聚乙烯預制保溫管,填補了國內空白,為企業占領保溫管高端市場奠定了基礎,企業訂單同比增長近五成。
強化營銷手段,擴大了國內外市場份額,為管道裝備制造業帶來可觀效益。不斷創新技改,使全市管道裝備制造業產品逐步形成高、中、低檔齊全的“廣覆蓋”格局。同時,各企業不斷改進市場營銷,通過舉辦展覽會、廣設分銷點、搶抓國家西氣東輸二線等重點工程機遇等有效措施,使產品迅速占領市場。目前,已有多種規格的產品成功打入石油化工、電力、船舶、市政等領域。孟村在全國所有省、市、自治區的地級以上城市設立銷售網點1200多個,駐外銷售人員1萬余人,中低壓管件產品占到國內市場80%以上。同時支持65家企業取得自營進出口權,并在世界第四大自由貿易港——迪拜設立了商務中心,產品出口到中東、歐美和東南亞40余個國家和地區。
延續著今年的這些好做法,全市管道裝備制造業開始了向完成全年更高目標的沖刺:各地黨委、政府進一步創優服務平臺,努力推動企業、產品與國家重點工程對接,整合優勢資源,千方百計幫助企業加快向高端市場跨越;各重點企業加快技改升級,全力擴大高溫高壓、耐磨抗腐、新型復合材料、特種專用設備等市場需求旺盛的產品生產,以更高的科技含量和產品附加值,努力擴充市場份額。河北宏潤重工集團投資4.3億元推出風力發電塔筒制造項目后,產品供不應求,目前正加緊生產,力求年終獲取更加豐碩的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