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F助珠三角塑料企業減少碳排放
2009-11-4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WWF 珠三角塑料企業 碳排放
香港綠色制造聯盟主席SunnyChai在本次展會上接受采訪時說:“當地制訂相關立法已有一段時間了,但這主要是法律上的強制執行,而你需要的是人力。要在所有工廠里執行頗有難度。”
Ho說,曾有好幾家香港的制造企業請WWF幫助計算其碳足跡,并設法減少排放,這促使他們推出了該計劃。
接著,WWF從香港投資顧問公司BowenCapitalManagement公司提供的綠龍基金中撥出了35萬美元(240萬元人民幣),并在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等技術伙伴的幫助下開發出了全套工具包,包括碳計算軟件和手冊。
Ho說:“我們的低碳制造計劃是全球第一個對每座工廠計量碳排放的計劃。”
她說,因此,很難將珠三角地區的工廠與其他地方的工廠在碳密度上做比較,但從長遠來看,對低碳經濟適應更快的企業將更富競爭力。
如今,跨國企業日益對其供應鏈施壓,要求他們減少碳足跡。
比如,沃爾瑪在去年表示,希望其在中國最大的200家供應商在2012年之前把能源效率提升20%。而英國零售巨頭樂購集團也開始花重金在旗下連鎖店里為產品加貼碳足跡標簽。
Ho說,WWF在試驗階段找出了工廠易于改善的一些共同的領域,諸如改進管道系統,提高暖氣機效率,或使用節能照明等。
WWF說,參與試點計劃的香港塑料公司雅登實業有限公司發現,在實施16項減排措施后,他們每年可節省895000元人民幣,只用了三年就收回了投資。雅登實業的官員未對置評請求做出回應。
WWF說,參與試點計劃的電子生產商和制衣企業節省了200多萬元人民幣,成本回收期不到1.5年。
Ho說,之所以把塑料業納入該計劃,是因為這一行業是華南地區四大污染最嚴重的行業之一。
參與該計劃的初始成本約為12000港元(10500元人民幣),用于購買軟件和其他材料,另需支付45000港元(39600元人民幣)的工廠評估費,隨后還要花錢實施根據評估結果推薦的措施。
Ho說,WWF現正與香港和內地的政府機構與行業協會商洽如何擴大該計劃的實施范圍。她透露,廣東省順德市有意通過該計劃建立起低碳經濟。
她說,如果政府可以為企業支付一部分開支將會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她說,香港政府已做出決定,企業可動用其清潔生產合作計劃中的款項來支付WWF計劃的支出。“如果政府能幫助工廠參與我們的計劃,那將帶來很大的幫助。”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