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煩你再多給我倆塑料袋,我一會兒還上隔壁超市買東西。”在西直門附近一家農貿市場,剛買完菜的張大媽向小販說。小販毫不猶豫地扯下兩個塑料袋,大方地遞上,連同張大媽裝菜“附贈”的袋子,這一單生意總共送出3個塑料袋。
去年6月1日全面實施的“限塑令”如今已經漸漸“淡出”人們意識,免費塑料袋連同超市中的收費塑料袋用量一同悄然見長。
農貿市場:
塑料袋錢只收了十幾天
“‘限塑令’剛開始實行那十幾天還單算袋子錢,后來就再沒向顧客要錢過。”新街口潤得立菜市場里,一位水果攤主“實話實說”。
這家菜市場里,許多攤位上都貼著塑料袋額外收費的價格表,但沒有一家攤主表示“塑料袋要花錢買”。“一天下來,塑料袋差不多要用兩大把。”水果攤主說,“一把”袋子的數量是80個,價格大約在10元左右。這樣算下來,一個月這位攤主購置塑料袋的花費大約要五六百元。
“要真是把塑料袋單算錢,我還合適呢。”幾位攤主均表示,塑料袋收不收錢,對自己的生意其實影響不大,關鍵還在于怎么執行。“如果別家都不收錢了,我還收顧客袋子錢,誰還來我這兒買東西啊?家家都收錢也就沒事兒了。”
據菜市場管理處負責人介紹,市場明文規定,經營者向顧客無償提供塑料袋或者使用超薄塑料袋,查處一次罰款500元。“規定是有,但很難執行。”管理者直言不諱,“有時候,我們查到了白送袋子的,商戶就說袋子錢折在菜錢里了,多收了一毛兩毛呢。我們也沒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