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越低迷 涂料企業越需要創新
2009-12-28 來源:涂料報
關鍵詞:富士康集團 郭臺銘
“2009年,集團的任何經費都可以壓縮,唯獨對科技的投資只能增加不能減少。”
這是近日富士康集團總裁郭臺銘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的話。富士康集團可謂聲名在外,它是全球最大的計算機連接器和計算機準系統生產商。據報道,自1991年至今,富士康年均營業收入保持超過50%的復合增長率,并連續12年入選美國《商業周刊》發布的全球信息技術公司100大排行榜,連續5年躋身《財富》全球500強。
當然,我不是在給富士康做免費宣傳廣告,只是想說:一個人思想的高度往往決定了其人生的高度;一個企業目光有多長遠,也往往決定了這個企業究竟能走多遠。由此可知,富士康的強大不是偶然的,成功的因素誠然不少,但是擁有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領袖無疑是很關鍵的一個因素。
郭臺銘認為,惟科技創新可撥云覓日,越是不景氣對技術的投資越要加強。其見識確實不凡。而且,這個見解不僅對信息技術行業,對各行各業均有警醒、啟示作用。涂料行業自然也不例外。
也許很多人認為,涂料行業,特別是民用涂料這一塊,進入門檻低,技術性也不是很高,只要拿到一個配方,拉幾個人,投入少量資金就可以生產涂料了,哪用得著搞什么技術創新呢?其實不然。正因為前些年企業對科研和創新不夠重視,主張“跟隨主義”、盛行“模仿風”,才致使中國的涂料行業產品同質化嚴重,缺少有新意、獨創性的高品質產品,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的環境也日益惡劣。特別是2008年經濟危機的侵襲,更是致使大量產品技術含量低、品牌力弱的中小型涂企身受重創,甚至倒閉的也不在少數。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有的企業走進了誤區,在危機時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大打營銷戰之中,而忽視了對產品的持續開發和性能的不斷改善。實際上這種做法雖然能短期獲益,但從長遠而言并不劃算。因為產品的品質才是品牌的基石,三鹿“奶粉門”、“樓脆脆”、“樓歪歪”等事件足以表明:忽視產品品質,牌子再響也難逃被消費者拋棄的下場,花費多年之功成就的企業大廈更可以在一夕之間轟然倒塌。反之,過硬的產品質量、不斷改善的性能和推陳出新的產品創意,才是企業長遠發展之根本。而這,無疑要依賴企業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和研發的投入。
“惟科技創新,可撥云覓日”,這是郭臺銘自撰的一副對聯中的一句話。他篤信,只要通過技術創新在生產的速度、品質、工程技術、彈性和成本上不斷精進,不管世界怎么變,企業都能找到安身立命的空間,因此越是低迷,越要創新。
這方面,涂企老板們確實該抽空反思自身,想想自己是否足夠重視技術創新了。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