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吉林省經濟工作會議上,吉林省提出要面向后國際金融危機時代,著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并確定重點發展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生物技術、電子信息等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有關專家表示,吉林省提出的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既著眼長遠發展,也是建立在現實發展基礎之上。作為我國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吉林省新能源汽車發展起步較早。豐富的風電資源和近年來快速發展的生物質能等都為其發展新能源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吉林市以“化工城”著稱,在發展碳纖維等新型材料方面優勢突出。長春市的汽車電子和光電子產業在國內有一定的地位,生物疫苗和生物化工等產業發展也非常迅速。
在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具體發展內容上,吉林省代省長王儒林提出,新能源產業要突出開發利用風能、生物質能、核能,加快千萬千瓦風電基地和重點風電裝備產業園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要加快純電動乘用車及電池等關鍵技術和零部件的研發,努力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市場化中搶占先機;新材料產業要重點建設千噸級碳纖維等項目,推動納米碳酸鈣、環保石頭紙等規模化生產;生物技術產業重點發展基因重組人胰島素等產品,推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疫苗類生物制品產業化,積極培育專用玉米、雜交大豆等優質高產、抗逆新品種;電子信息產業主要發展光電子、汽車電子產業,加快LED、生物識別系統等項目建設。
在著力培育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同時,吉林省也提出要圍繞人參、鹿、林蛙、食用菌、礦泉水等特色資源,加強科技攻關,積極引進企業和資本,把資源優勢轉變成產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