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化工市場11月份排行榜,整個市場呈現出向好態勢。由中國化工網監測的44種化工產品中,呈現漲勢的有25種,占56.8%,呈現跌勢的僅有7種,占15.9%,而且跌勢都沒有超過10%,另外12種產品在十一月份保持震蕩盤整,月初月底的價格持平,占總產品數量的27.3%。
整體看來,11月份化工產品漲跌互現,漲多跌少,呈現了一個紅肥綠瘦的態勢。本月以來產品漲價題材貫穿國內市場之始終,其中化工產品的漲價之王就是丙酮、苯酚。這化工市場是否真的回暖了呢?“判斷化工行業是否復蘇基于兩個標志:一是產值環比增加;二是需求恢復。目前看來,中國化工市場上這兩個標志都已出現。”這是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會長李勇武在剛剛結束的“2009精細化工展覽會”上在面對記者采訪時的話。對此,中國化工網分析師孟祥蓮對此作出了以下分析:
一、漲勢明顯,原因多樣
11月份過半化工產品漲勢明顯,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1、受國際外盤及原油的震蕩上升,成本壓力推動價格,苯酚、丙酮本月漲幅均在17%以上。整個11月份,苯酚、丙酮的價格劃出了一條簡單、明快、優美的曲線,如果我們把這30天人為地分成3個自然階段的話,期間的氣氛,可以用一首歌的名字來表達:象霧象雨又象風!上旬,象霧,大家憂慮著:8300-8700還要持續多長時間?后面到底怎么樣?中旬,象雨,稀瀝瀝的小雨滋潤著苯酚的土壤,更滋潤著貿易商的心田;下旬,象風,成本的一根纖線拉動著苯酚的價格,隨風而蕩,你知道盡頭嗎?2、下游需求增加,使得產品價格上漲,代表產品是純苯,本月純苯居于紅榜第四位,主要受下游苯乙烯市場再度上漲的利好支撐。3、貨源供應不足。以TDI為代表產品。本月貨源陸續到港,稍緩解前兩個月貨源緊張的局面。4、11月份的天氣原因也導致了部分產品價格上漲。以粗苯市場為例:20日之前市場表現比較平穩,之后因北方大雪,下游采購困難,導致了本月粗苯市場暴漲。
二、震蕩盤整,觀望市場
11月份持平的12種化工產品,占總產品數量的27.3%,整體呈現震蕩盤整的狀態。分析其原因,主要是1、傳統的淡季到來,隨著十一月份天氣轉冷,氫氟酸下游需求低迷對產品消耗較少,隨單定產。2、態度謹慎,對市場持觀望態度,比較明顯的產品是硼酸,硼酸企業對市場非常謹慎,生產廠家減少開工甚至停車以消耗庫存,價格在5000-5300元/噸橫盤震蕩。
三、跌幅減緩,小幅下探
11月份呈現跌勢的產品僅有7種,占總監測產品的15.9%。聚合MDI以7.59%的跌幅成為跌幅榜冠軍,分析其原因為:一是部分歐洲遠洋貨的低價銷售,二是部分經銷商為了實現年度采購計劃放低價格銷售沖量。
從四季度的情況看,國內化工業產值不僅實現環比增加,更有望實現同比增長;同時,需求也出現恢復跡象,主要是國內房地產和汽車市場的復蘇對化工市場有拉動。這意味著國內化工業的確在走上復蘇軌道。化工業復蘇的跡象從剛剛結束的精細化工展也可看出,此次參展的企業去年為300多家,今年則達到500多家。雖然復蘇明顯,但是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會長李勇武仍然提醒局部不確定因素,“冬季到來后一些化工品進入淡季,未來的不確定因素還很多。在今后一段時間內,傳統化工品的產能過剩仍是值得國內企業注意的問題。”而中國化工網分析師建議,不管是生產企業還是貿易商家,對化工市場都應該多一點理性的認識,對經濟全面復蘇的前景仍需持謹慎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