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IEA)總干事田中伸男4月26日表示,即使身處經濟危機之中,歐佩克成員國也需要投資以提高產能,因為石油需求的前景是毋庸置疑的。
田中伸男在東京的一個采訪中對普氏表示,即使按“最為進取”的碳排放目標估計,在IEA看來,2030年歐佩克仍將需要增產1200萬桶/日。田中伸男正在東京參加周末舉行的第三屆亞洲能源部長級圓桌會議。
田中伸男表示,歐佩克不僅需要增產1200萬桶/日以滿足未來需求,其成員國還將需要就2030年以前油田產量的自然下降加以彌補。他還稱:“我認為歐佩克應該投資,因為毫無疑問需求確實存在。”
田中伸男表示,消費國嘗試以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取代化石能源并提高能源效率,部分歐佩克部長因而擔心這將導致未來的石油需求受到遏制。
庫存增加或剩余產能:二者意義相同
關于經合組織(OECD)庫存上升問題,田中伸男稱,對消費國而言,這不過是更大的“緩沖”。對于OECD庫存上升至大約能滿足59至60天遠期需求的水平,他不予重視,稱日均消費量下降也導致庫存能滿足的遠期需求天數增加。
田中伸男表示,全球需求減少將導致庫存上升或歐佩克剩余產能因減產而增加。他說:“剩余產能和庫存(是)市場緩沖的兩個組成部分。要么擁有庫存,要么擁有剩余產能。”
田中伸男表示,但IEA更擔憂的是“總供應能力”,因為產油國和公司正取消、推遲項目或縮小項目規模。
田中伸男警告稱,若經濟在年底開始回暖,石油需求將回升,“屆時可能會再次出現供應緊張。因此,我們對此次產油國-消費國會議傳達的信息是,即使在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中,我們仍必須維持足夠的投資。否則就會出現像去年一樣的問題。”
油價去年7月創下147.27美元/桶的紀錄高位,隨著全球經濟危機的深度顯現,油價在年底開始回落,促使歐佩克減產共計420萬桶/日。
就供應收緊向歐佩克發出警示
田中表示,對歐佩克而言,密切關注全球經濟和石油需求演變極為重要,在歐佩克減產后尤其如此,田中說IEA也正在這樣做。歐佩克下次將在5月28日舉行會議決定產量政策,田中談及此事時表示:“我們希望歐佩克小心地留意市況、需求預測數據、宏觀經濟情況,并作出明智判斷。”
對于IEA接觸非其組織成員的產油及消費大國方面做出的努力,田中稱IEA已邀請俄羅斯、中國及印度參加定于10月舉行的部長級會議。IEA設在巴黎,是發達國家的能源政策顧問機構,俄羅斯、中國及印度并非IEA成員國,但幾年前已被認定為“主要的對話合作伙伴”。
在談及10月的會議時,田中說:“我們尚未得到確切答復,不過他們已在參與預備程序,對于加強參與及合作,這無疑是堅實的一步。”
聚焦俄羅斯天然氣供應
IEA一直與中國和印度緊密合作來更清晰了解其能源需求狀況,而俄羅斯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安全問題是其關注的焦點所在。
田中伸男說:“IEA部長將在該部長會議上與俄羅斯談論天然氣供應安全措施。俄羅斯是這個問題的焦點所在。”同時IEA已開始獲得中國方面的更完善信息,尤其是關于其商業石油庫存方面的信息。這些信息“比以往有所改善”,但“并非完美”。
田中說,中國目前尚未正式向IEA提供有關其戰略石油庫存的任何數據。
IEA也一直就計算原油和成品油消費量和庫存對中國和印度的統計員進行培訓。當被問及中國和印度成為IEA成員國的可能性時,田中說:“此事尚未決定。”他說:“我們已向兩國發出信息:如果它們希望,是有辦法的。”他指的是IEA要求成員國持有不低于90天未來石油需求的戰略庫存,這一要求對中印兩國來說代價較為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