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材料是指晶體粒徑為納米級的多晶體材料,具有小尺寸與高濃度晶界兩個重要特征,通常大晶體的連續能帶分裂成接近分子軌道的能級,產生了小尺寸的量子隧道效應,同時由于其高濃度晶界及界面原 子受力不均衡性增加產生了界面效應,這兩種效應導 致材料在力學性能、磁性能、光學性能、電性能及熱力學特征發生突變 。將納米材料應用于涂料中,由于成膜基料、顏填料及助劑等分子中存在著諸多的活性點,這些活性點可能會與納米粒子表面的活性點之間發生強烈的相互作用,從而有可能形成致密而穩定的涂層,使涂膜的物理化學性能顯著提高。碳酸鈣是一種無毒、無刺激、無氣味的白色軟質填料, 在涂料工業中,其易于與各類聚合物相容,熱穩定性好,是最常用的原料之一,在成膜物中起著骨架作用。近年來隨著納米技術的興起,將納米碳酸鈣應用于涂料中以期改善涂料性能是涂料界關注的熱門話題之一,尤其是國內眾多萬噸級的納米碳酸鈣生產線的建成,更 是迫切需要尋找包括涂料在內的一系列領域中獲得 應用,然而納米碳酸鈣直接應用于涂料中,存在以下缺陷:顆粒表面能高,處于熱力學不穩定狀態,極易團聚;碳酸鈣表面親水疏油,極性很高,在有機介質中難以分散,與基料的結合力差,易形成界面缺陷,導致涂膜性能下降。
本文結合幾年來作者對納米碳酸鈣復合涂料的研究,對國內外納米碳酸鈣復合涂料的研究現狀進行概述,希望有助于國內納米碳酸鈣復合涂料研究的進一步深化,為納米碳酸鈣復合涂料的產業化研究提供借鑒。
1 納米碳酸鈣顆粒的表面改性
納米碳酸鈣顆粒應用于涂料中,要涉及到納米材料與基料的相容性,涂料的成膜基料與塑料、橡膠等高聚物在官能團的種類與數量、相對分子質量等方面明顯不同,進而導致聚合物的表面極性及與顏填料的相互作用方式皆有區別。要使納米碳酸鈣成功應用于涂料中,必須對納米碳酸鈣表面進行特殊的改性。
迄今為止,對納米碳酸鈣的表面處理大多采用傳統的無機顏填料的處理方法,采用的處理劑多為硬脂酸及其鹽類,各類表面活劑與偶聯劑等。張生生等用脂肪酸鈉代替脂肪酸,由于處理時同時通人二氧化碳,實際包膜在碳酸鈣表面的仍是脂肪酸,只是脂肪酸鈉在水中擴散時較脂肪酸小,包膜效果提高。但是從作者提供的電鏡圖片觀察,分散性改善并不顯著。韓躍新,等 直接在水相中利用脂肪酸通過強制乳化的方法進行包覆,研究了在改變脂肪酸加入量與調整乳化條件時對包覆后納米碳酸鈣活化指數的影響,發現漿料濃度在 9 %左右,脂肪酸為 2 . 5 %時,處理后的納米碳酸鈣的活化指數最高。陸厚根,等 在研究不同 改性劑對納米碳酸鈣進行表面處理時,發現處理劑的內聚力越小,改性后分散效果越好,改性劑在顆粒表面 形成完整單吸附層時,屏蔽的表面活性點最多,顆粒團聚現象最弱,此時的吸附層具有規整直立伸展構象,空問位阻大。杜振霞,等¨ 用有機酸包覆納米碳酸鈣后,發現在有機溶劑中的分散性改善十分明顯,其改性后的納米碳酸鈣用于聚氨酯清漆中,涂膜在光澤、流平性、柔韌性、硬度等方面都得到改善。 Erika F 認為,這種性能的改善緣于納米碳酸鈣表面改性劑在粒子與基料之間形成了一種韌性連續膜,促使納米碳酸鈣與基料間發生應力轉移所致。丙烯酸一馬來酸一磺酸共聚物的包覆,使納米碳酸鈣表面形成大分子的難溶鹽,處理劑包覆致密性提高,顆粒間由于電荷與位阻雙重作用,穩定性增加。
2 納米碳酸鈣復合涂料
眾所知周,碳酸鈣本身作為體質填料,廣泛應用 于各類涂料中。它可以改變涂料的流變性、涂層的韌 性、耐水性、耐候性,降低涂層的加工成本。與傳統的重鈣或輕鈣相比,雖然納米碳酸鈣的成本大幅度上升,但較其他普通顏填料相比仍處于較低的價位,尤其是碳酸鈣納米化后,其在涂層補強性、透明性、觸變性、流平性等方面所帶來的變化,更是涂料生產企業所關注的熱點。
2 . 1 建筑涂料
由于存在“藍移”現象,在乳膠漆中可以屏蔽紫外光,起到隔熱的效果,涂層的耐老化性能得到了提高 。將納米碳酸鈣應用到外墻涂料中,涂層展現 強烈的“疏水性”,涂層的抗裂強度、耐污染性均得到增強 H 。
一般涂料配方中,均含有一定量的剛性顆粒,有 的配方中含量還相當大,這些剛性粒子的存在會導致 涂膜中應力過于集中,使樹脂產生裂紋,納米碳酸鈣的引入,使之與樹脂間產生更多的接觸幾率,產生更多的微裂紋并引起彈性形變,將更多的沖擊能量轉化為熱能吸收掉,從而提高韌性。通過在傳統的乳膠漆中添加顏填料量 2 % ~ 5 %的經特殊聚合物表面處理的納米碳酸鈣,發現不僅涂料的流變性、開罐效果得到改善,更為驚訝的是耐水性、耐洗刷性、硬度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且耐洗刷性的增加呈現的是幾何級數的增長。通過電鏡、紅外、熱分析等分析手段對涂層表面結構進行觀察,發現涂層中并沒有新的化學鍵產生,而涂層中聚合物的結晶性、涂膜的致密性都得到明顯改進。目前日本的白石、意大利西姆等公司生產 的納米碳酸鈣均主要用于改性水性乳膠涂料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