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8月1日至2009年5月15日,上海橡膠與大連塑料價格的相關系數為0.9552,甚至超過了同質性期貨品種的相關性,這構成了兩者的套利基礎。
由于橡膠合約的價值比塑料合約要大得多;而橡膠的波動率又比塑料的波動率大,因此,在進行橡膠和塑料的套利時不能按最簡單的1:1的比例關系進行,而要適當增加塑料的比重,以避免整個套利組合對橡膠套頭盈利的過分依賴,增加套利的穩定性和降低整個套利組合的系統性風險。
橡膠和塑料套利的合約比例可按1:1.2和1:3,甚至放大到更大比例關系。經筆者計算,橡膠與1.2倍的塑料的比價變動區間為1.89到1.12之間,而差價變動區間則在10253至-157元的范圍內變動,差價的變動范圍在10000點之上,這為兩者之間套利交易提供了非常寬泛的盈利空間。
當橡膠與塑料的合約比例由1:1.2擴大為1:1.5時,橡膠價格與1.5倍的塑料的比價范圍變為1.52到0.78之間,而差價關系則在6007至-5425元的范圍內變動,差價由原來的多數時間正值分布變為正值分布時間稍微偏多。這表明這種組合是兩者價值比較接近,但仍以橡膠占比稍大,比較有利于建立穩定的套利關系。因此從價值的匹配性來說,按1:1.5的合約比例進行套利有利于兩者之間的均衡。
不過,不同套利比例在同一時間內的收益率圖顯示,在10個交易日內為周期的時間內,在橡膠與塑料按1:1、1:1.2、1:1. 5和1:1.8四種不同結構的套利組合中,1:1套利組合收益率起伏最大,多數時間分布最外側(最高或最低)位置,變化速度最快,穩定性最差。這種組合,最接近單獨進行某一個品種的交易結果,風險通過套利來降低的幅度相對有限。在這四種套利結構中,收益率曲線多數時間按照1:1、1:1.2、1:1.5和1:1.8的順序,由外側向里側排列,表明由橡膠對套利收益率的主導作用逐漸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7月份之后,收益率曲線有多數時間是按1:1.8、1:1.51:1.2和1:1的順序由外側向里側變化,反映出在塑料比重增大的套利組合中,塑料對收益率的貢獻占上風。另有一些時間是1:1和1:1.8的套利組合收益率曲線輪流在外側,可見,1:1和1:1.8套利組合收益率雖高,但穩定性和均衡性較差。
當然,市場瞬息萬變,因此,在一段時間里選擇較大的橡膠(1:1)比例,而在另一段時間里選擇較大的塑料比例(1:1.8)來加強套利效果未嘗不可。比價曲線急升和緩跌過程中,“買膠賣塑”選1:1的套利組合較佳;而比價曲線緩升和急跌過程中,“買膠賣塑”選1:1.8的套利組合較佳。“賣膠買塑”套利的選擇則剛好與上述選擇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