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廣東省質監局召開“歐盟REACH法規國際研討會”,宣布歐盟實施的《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授權與限制的法規》(下稱“REACH法規”)預注冊期已過,按照該法規要求,凡在產品中使用了化學成分但又未預注冊的產品必須退出歐盟市場。初步預計將對歐盟市場上約3萬種化工產品產生較大沖擊。
REACH法規于2008年6月1日開始預注冊。該項法規是我國到目前為止面臨的最復雜、影響面最廣的技術壁壘。
與歐盟現行法規相比,REACH法規將過去由政府和相關管理機構確認一種化學物質是否有害,改為要求生產商或者供應商自己提出無害的證據,并承擔檢測費用。
同時,REACH法規相比現行法規還具有注冊年限明確、檢測費用昂貴的特點。按照歐盟擬定的時間表,產量在1000噸以上的化學物質,應于3年內完成注冊;產量在100~1000噸的化學物質,于6年內完成注冊;產量在1~100噸的化學物質,于11年內完成注冊,未能按期納入該管理系統的產品不能在歐盟市場上銷售。最后,該制度還規定了檢測標準和檢測費用,據歐盟估算,每個化學產品的每種分階段性化學物質的登記注冊、試驗費用大概需要8.5萬歐元(不含長期的評估費用);每一種新產品的檢測、注冊費用約需57萬歐元。
因此,沒有完成預注冊手續的企業會喪失歐盟市場的準入權。
廣東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順德分中心總工趙明橋此前對媒體表示,估計廣東將有10多類上萬種產品、6萬家相關企業受到直接影響。據他估計,我國出口歐盟產品的成本將因增加眾多的檢測、注冊費用,而平均提高10%~20%,部分出口量小、市場占有率低的產品,甚至面臨出局。
早在2007年中,商務部就曾經預測,保守估計我國企業每年為REACH法規所要負擔的成本為5億~10億美元。其中,廣東企業負擔更重。2006年廣東對歐盟出口總額達420多億元,占全國對歐出口總額的25%。
一家負責為REACH法規提供檢測的廣州市通標標準技術公司有關負責人羅小姐對CBN記者表示,從今年3月至今,很多企業正趕搭末班車進行相關的檢測以便預注冊。不過,對于出口企業來說,材質越復雜,檢測成本增加就越高!氨热缫慌_電腦,由于組成元件很多,整臺電腦的檢測費用可能要達數萬元!
記者發現,由于粗放式的發展,很多廣東化工企業從法規出臺至今的3年多時間內,都沒有及時反應。以擁有眾多化工制品廠的汕頭為例,截至今年1月,汕頭市檢驗檢疫局也只是宣布,五家出口歐盟的化妝品企業在該局幫助下正式通過歐盟REACH預注冊。
廣東省質監局WTO/TBT中心則透露,由于正式注冊的內容和程序要求比預注冊復雜得多,現全國已取得主導注冊資格的相關企業屈指可數,廣東還是空白,而且絕大部分企業還不知道如何進行正式注冊。
該中心撰文預測,REACH法規實施后,歐盟的化學品生產商或出口企業必將高額的注冊、評估費用打入產品成本,嚴重影響內地如玩具、家電、燃料、顏料等下游相關產業的發展。而廣東省目前的化工產品,出口到歐盟的大多是中小化工企業。隨著產品注冊等成本的增加、研發費用的減少,以及歐盟對評估、許可審批時間的延長,預計將有一半產品的價格優勢逐漸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