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國內公共工程帶來的需求,中國的木塑復合生產商仍在繼續擴張。盡管海外市場不斷衰退,但得益于震后重建和中國舉辦的各項國際性活動等國內公共工程帶來的需求,中國以出口為主的木塑復合生產商仍在繼續擴張。
年產能達2萬噸的南京聚鋒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在向米拉克龍訂購一臺TC86木塑擠出機。聚鋒的信息經理ChyiBo在近期于廣州舉行的中國國際橡塑展(Chinaplas)上說:“這是國內引進的首臺同類機器,這將把我們的總產能數提升至3萬噸。”新生產線定于本月投產。
出口仍是聚鋒主要的營收來源,但該公司的國內銷售也在不斷擴張。該公司正在考慮在四川建廠的可能性,以便為當地的震后重建工程供應建材。
安徽國風木塑科技有限公司證實其出口需求因為全球經濟危機而出現萎縮。同時,國內消費者對木塑復合材料的認識卻日益加強。
公司市場經理LuQinyong在接受采訪時說:“在北京奧運會的影響下,現在這種材料已為大眾所知。”國風的木塑復合產品被制成北京奧運村的裝飾墻,也是奧林匹克公園里戶外設施的建筑材料。
總部位于北京的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主席廖正品說,在四川震后搭建的臨時住房中,有很大一部分采用了木塑復合料。“這種材料易于拆裝,有利于環境,而且可再生。”國風是為此類臨時房供應建材的公司之一。
南京聚鋒新材料有限公司則是上海2010年世博會指定的木塑復合板供應商,該公司說,打開中國國內市場的一個關鍵是擴大銷售與經銷網絡。Chyi說:“既需要開設實體零售店,也需要建立網上銷售。”
北京至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管理者MaBaigang在本屆展會上發表講話時說,該公司已在北京開設了一家木塑復合產品專賣店。
Ma指出了木塑復合材料在汽車內飾市場上蘊藏的潛力。
他說:“中國木塑復合行業已經歷了制造托盤的第一階段和戶外應用的第二階段。第三階段將是室內裝修和汽車內飾—特別是注塑汽車內飾產品,這類產品利潤很高,但目前在中國市場的發展程度較低。”
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木塑復合產品委員會主席TolandLam說,中國木塑復合行業目前的總產能界于10萬-15萬噸。年銷售額現約為8億元人民幣。他在展會上說,預計這兩個數字在今后三年將進一步增長。
Ma補充說:“到2010年,中國的[木塑復合料]加工商將達到約200家。”
不過,這一行業面臨的挑戰是如何越過公共工程滲透到消費市場中。Chyi說:“要真正打開在國內消費市場上的銷路,就必須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