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苯油墨停止使用
“根據新標準,一次性紙杯和陶瓷餐具等的安全使用,將成為我們的新關注點。”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說。
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張欽發曾指出,一次性紙杯在生產中為了達到隔水效果,會在內壁涂一層聚乙烯隔水膜。劣質紙杯采用再生聚乙烯,在再加工過程中會產生裂解變化,產生許多有害化合物,在使用中羰基化合物在常溫下不易揮發,但在紙杯倒入熱水時,就可能揮發出來,易向水中遷移,所以人們會聞到有怪味。如長期攝入這種有機化合物,對人體是有害的。
董金獅說,新標準適用于所有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添加劑的生產、經營和使用者,特別是食品接觸用塑料、紙制品、橡膠等材料中用到的增塑劑、增韌劑、固化劑、引發劑、促進劑、防老劑、阻燃劑等及有關膠黏劑、油墨、顏料等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除了聚乙烯隔水膜的問題外,如今美國和日本等國家都在使用非苯油墨,而我國仍在使用含苯油墨。“原本我國在油墨等方面沒有國家標準,一些劣質的紙杯外層印刷的油墨,成分中含有苯和甲苯,苯是公認的致癌物。根據新標準,這樣的油墨都將不能再使用。”董金獅說,對于陶瓷餐具來說,在其色彩斑斕的“外衣”下,可能隱藏著鉛、鎘等重金屬含量超標的問題,直接威脅著消費者的健康,新標準也將對之有明確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