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宏觀形勢看,國內外流動性過剩問題仍然存在。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各國政府均出臺不同規模的救助計劃,實施了非常寬松的貨幣政策,向金融系統和市場注入了巨額資金。2009年3月份美聯儲宣布將在接下來的幾月內收購3000億美元的長期美國國債和至多1.25萬億美元“兩房”發行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同時,日本和歐洲各國的央行也都購入債券、增加金融市場的貨幣供應。中國今年上半年,新增信貸超6萬億已成定局,2008年全年新增貸款僅為4萬億人民幣。市場流動性之充裕由此可見。
天膠基本面上,季節性因素壓制膠價上漲。從5月下旬的供應情況來看,東南亞新膠上市量仍然不足,前期連續的降雨給割膠帶來了一些阻礙。因受干旱天氣影響橡膠供應吃緊且4月假日較多,今年4月泰國橡膠出口較去年同期下降16.5%,至17.6萬噸。盡管該國膠農在4月晚期之前就已經恢復割膠作業,但過多的降雨影響了割膠的時間。進入6月后,產膠量開始回升,6月下旬泰國本地批發市場價格開始回落,從年內周期來看,7-9月新膠上市量會明顯增加,而下游輪胎生產進入相對淡季,因此大多數年份的7-9月膠價呈現易跌難漲的局面,并維持到下半年。這對于膠價將構成很大壓力,壓制膠價上漲的空間,季節性因素可能將在后期表現出來。
進入7月,一方面是市場中泛濫的流動性導致的通脹預期,一方面是割膠旺季新膠大量上市對膠價的壓制,這兩股力量之間的角力將左右膠價中短期走勢。經濟形勢的確認將為中長期膠價指明方向。考慮中國需求強勁,美元指數下跌、原油價格的堅挺以及7月中旬將陸續公布的第二季度宏觀經濟數據等因素,膠價短期預計仍將維持強勢,7月滬膠有望在資金的推動下刷新前期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