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半年已經結束,經歷了08年的暴跌,上半年辛醇市場價格穩中走高。華東辛醇市場年初開盤7400元/噸,4月中旬達到上半年的最高點9500元/噸左右,后又小幅度回調,6月30日收盤于9050元/噸,漲幅達1550元/噸。
在上半年的整個辛醇市場中,我們發現進口貨的表現異常:09年上半年比08年上半年的進口量整整增長10.5萬噸。從下圖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這個變化:
月份 |
2008進口量 |
2008進口均價 |
2009進口量 |
2009進口均價 |
1月 |
18944 |
$1,611.57 |
25249 |
$858.47 |
2月 |
18625 |
$1,634.06 |
41955 |
$824.42 |
3月 |
17404 |
$1,680.64 |
33966 |
$905.64 |
4月 |
20463 |
$1,756.59 |
55137 |
$940.96 |
5月 |
16263 |
$1,834.77 |
40429 |
$994.56 |
問題:是什么原因導致了上半年進口貨數量增加呢?我們認為,導致上半年進口貨數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國產貨供應出現明顯缺口,為進口貨大量進入中國市場創造了機會。
09年上半年,國內辛醇裝置故障頻發,且部分廠家裝置檢修,國產辛醇供應量明顯縮減。下表是上半年國內辛醇裝置情況統計:
由以上裝置動態可看出,上半年,齊魯石化因裝置故障或年度檢修辛醇減產數量4萬噸以上,吉林石化因裝置故障辛醇減產數量約1萬噸左右,揚子——巴斯夫因裝置故障辛醇減產數量約3000-4000噸。總體看來,2009年上半年,因裝置故障或年度檢修,國產辛醇供應量減少了5-6萬噸。而國內辛醇市場本身就有4成左右,需要進口貨來補充,如此一來,進口商在進行操作時,紛紛增加了進口貨的數量。
其二:原料丙烯價格強勢上漲,市場人士對辛醇后市看好,積極備貨。
我們選取了丙烯CFR 中國主港的價格曲線來說明上半年丙烯價格的走勢:
從上圖可以看出,丙烯價格自年初的500-555美元/噸上漲至6月30日的930-960美元/噸,漲幅達405-430美元/噸。原料價格上漲支撐下,市場人士心態良好,對后市較為樂觀,無論是貿易商還是下游廠家都積極備貨,增大了對進口貨的需求量。
其三,中國辛醇需求情況相對平穩,而在金融危機影響之下,其他國家或地區辛醇需求明顯減弱,導致大量進口貨流向中國市場。
一方面,韓國、日本的供應商普遍反映由于本國及歐美地區需求減弱,他們不得不改變銷售策略,增加中國發貨量。今年1-5月,有約4萬噸日本貨,較去年同期增加了2.2萬噸;另有4.4萬噸韓國貨送達中國,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3萬噸。
另一方面,歐美地區辛醇需求情況不佳,因此增加對中國的辛醇出口量。今年1-5月,總共有7600多噸德國貨及將近6000噸美國貨送達中國,而去年全年,來自這兩個國家的進口辛醇總量2000噸左右。
雖然經歷了上半年的大量涌入,但辛醇進口貨要想在下半年保持這種態勢,還是會遭遇一些阻力的,首先:國內辛醇生產工廠年度檢修已陸續結束,下半年國產辛醇供應量將恢復正常。下游DOP工廠在上半年因為國產貨供應短缺而暫時選擇了進口貨,但為確保穩定的原料供應及贏利,下游工廠將在下半年恢復與國內辛醇工廠的長期合約,并減少進口貨的采購量。這樣一來,進口貨涌入中國市場難度增大。
其次:下半年,國內辛醇市場需求較上半年可能有所減弱。第三季度為增塑劑市場傳統淡季,第四季度臨近年末,下游工廠存在一定資金回籠需求,流動資金將減少,原料采購將受限制。
再次:歐美丙烯價格相對偏高,遠洋辛醇生產、運輸成本高,競爭力不大。由于從今年年初開始,丙烯價格持續上漲,導致6月開始,部分歐美辛醇價格已與國內市場價格明顯倒掛,遠洋貨進入中國市場可能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