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投資者對原油需求前景缺乏信心,國際油價近來表現疲軟,13日紐約商品交易所8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收于每桶60美元以下,7月以來國際油價累計跌幅超過10%。
在全球經濟基本面仍然疲軟的情況下,如果沒有大量利好的宏觀數據出現,油價短期很可能繼續振蕩,并在調整中尋求方向。
經濟疲軟影響需求
今年以來,經濟復蘇跡象增多,投資者信心一度空前高漲,推動油價接連反彈。但近期的經濟數據利空偏多,投資者對經濟復蘇前景產生了懷疑,導致脆弱的市場心態發生微妙轉變。
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美國失業率達到9.5%,為26年來新高。歐盟也宣布,歐元區5月份失業率升至9.5%,為1999年5月以來最高水平。歐美失業率大幅攀升,表明在各國政府大規模救助行動下,全球經濟沒有出現整體同步回升,復蘇的不確定性增加,經濟仍存在下行風險。
在全球經濟可能難以快速復蘇的影響下,各大機構紛紛下調石油需求預測。歐佩克日前表示,因經濟疲弱且需求不振,全球石油需求或需數年方能從2009年的疲勢中恢復,這為該組織削減新投資規模提供了依據。
歐佩克在2009年全球石油展望報告中稱,在2013年之前,全球的原油需求都無法回到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前的水平。該組織秘書長巴德里表示:“石油需求在短期至中期內將會下降,這會導致整體閑置產能上升。”
歐佩克預計,中長期內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速將遠不及此前的預估,不過供應也將減少。該組織還預計,全球石油日需求到2030年將達到1.056億桶,較先前的預估下修770萬桶。就中期而言,預計今年的石油日消費量將自去年的8560萬桶降至8420萬桶,并在2013年回升至8790萬桶。報告稱,需求的緩慢增長及油價自去年歷史高位的急劇回落,都意味著歐佩克需要減少新油田開發的支出。
國際能源機構10日發布的最新月度報告指出,石油需求強勁復蘇的跡象近期明顯消退,預計今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量為8380萬桶,比去年減少2.9%,與此前預期持平。但該組織同時預測,受新興國家消費成長帶動,2010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量將有可能出現1.7%的反彈,達到8520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