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產、開工聲此起彼伏,PTA企業也不例外。作為國內最大的PTA生產企業,浙江華聯三鑫石化有限公司在經歷了去年套保巨虧后,正借助產業的回暖緩慢復蘇。不過,油價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有可能使這種復蘇勢頭受到打壓。
華聯三鑫一位李姓負責人告訴記者,“華聯三鑫三條PTA生產線的年產能為180萬噸,在經過一季度的輪番檢修后,第三條生產線也于6月份開工,目前三條線的開工率為80%,銷售情況也較好,庫存較低,產銷率接近100%。”
據介紹,在ST華控(000036)淡出后,新東家浙江遠東化纖集團不僅在資金上給予華聯三鑫鼎力支持,也為華聯三鑫的PTA產品銷售解除了后顧之憂。目前,華聯三鑫30%的產品是銷售給大股東遠東集團的,因此,產銷形勢較好。
但是,華聯三鑫只是PTA行業中的個案,大部分PTA生產企業仍處于謹慎復產的狀況。根據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因為下游紡織品出口依舊疲軟,國內的PTA產品還沒有走出滯銷的局面,PTA行業目前整體的開工率約為70%。
“現在說PTA公司已經走出困難時期還為時過早。”華聯三鑫的上述人士坦言,需求不旺依舊是PTA行業當前最大的困境。下游的紡織品2/3依賴出口,5月份紡織品出口數據(環比減少1.5%,同比更是下滑14.75%)就是危險的信號;同時,原油價格的上漲也給公司的成本帶來很大的壓力。
據悉,PTA的原料是PX,PX又來自于原油,三者基本成正比關系。以今年5月中旬為例,當時,原油均價約55美元,PX為1000美元/噸;PTA為7000元/噸。
申銀萬國化工行業分析師俞春梅稱,上半年,化工行業無論從量和盈利來看都是超預期的,量的超預期主要由于去年四季度的去庫存化后下游有一個再庫存的過程,而盈利的超預期是由于上半年成本的上升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導致了整個毛利擴大。
到了今年6月中旬,原油價格已經突破70美元,PX為1100美元/噸,而PTA卻由于下游需求的疲軟,PTA0909已經從最高點7500元/噸下跌至目前的6996元/噸。
由此可見,在這一輪的原油價格上漲過程中,PTA現貨與原料之間的價差并沒有隨著成本的上升而得到支撐。因此,這就不難理解華聯三鑫在原油上漲過程中感受的成本壓力。
俞春梅認為,下半年,伴隨著油價的過快上漲,下游化工產品的成本壓力將加大。成本推動下的價格上漲可能打壓下游消費復蘇勢頭,近兩月部分化工產品表現出來的消費增速大于產量增速就暗示下游庫存有所積壓。同時,在下游消費未有效回復的情況下,價格向下傳導的難度加大,產品價格可能出現滯后,毛利空間也會縮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