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突現 審慎對待滬膠超漲
2009-7-20 來源: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關鍵詞:滬膠 汽車以舊換新新實施辦法
上周滬膠市場上演了一出火爆的突破上漲行情,當周主力0911合約大漲1010元/噸并收上年內新高。與此同時,天膠的總持倉規模也上升到前所未有的25.9萬張,其中僅0911一個合約的單邊持倉規模就高達50萬噸,多空對決的激烈程度可謂空前。雖然筆者對膠價的中長期趨勢持樂觀看漲態度,但對于突如其來的大漲,是否可以膨脹我們樂觀的情緒則需要審慎思考。筆者主要從微觀的角度來分析行情后市可能出現的變化。
筆者先來分析下上周天膠價格上漲行情的演變的進程,并結合當時發生事件背景來進行分析。首先,上周滬膠的拉升階段主要集中在7月15日和7月17日兩天。其中7月15日是行情的突變點,7月17日的上漲則是對先前上漲行情的延伸。7月15日,市場上關注度比較高的新聞有兩則:一是央行發布的關于6月份的信貸報告,二是《汽車以舊換新新實施辦法》的出臺。雖然市場此前已經知道6月份超常的信貸增長,同時汽車以舊換新的政策也并不是新的概念,但中央財政新增40億補貼資金則將有利于鞏固現有汽車銷售強勁的趨勢,這對膠價的中長期盤升是個實實在在的支持。當日,膠價迅速突破了一月來的盤整高點,為膠價沖擊年內高點奠定了技術性支持。
不過,伴隨膠價突破上漲的同時是持倉規模的持續增長,這意味著多頭在拉升行情的過程中并未顯得十分輕松。從兩個拉升日的變化特點來看,7月15日0911合約的漲幅要高于1001合約,但在7月17日則是1001合約引領0911合約上漲。最終,1001合約在當周的漲幅超過0911合約240元/噸,兩者價差也達到異乎尋常的700元/噸。通常2個月合約間價差超過400元/噸就會出現無風險套利機會,因此兩者價差異常大就顯得有些突兀。
通過持倉分析,我們可以發現,1001合約的新增多頭主要是浙江永安。該席位在1001合約上的多頭頭寸有4418張,在1001合約上的持倉量超過了當日該席位的新增多頭頭寸,而其在兩個合約上的凈多頭頭寸不過2000余張,說明該席位買入遠月拉高行為應屬于策略性的防守。之所以1001合約與0911合約間的價差可以脫離常規,還在于交易所6月份出臺的交割新規則變化,因為舊標準倉單不能轉拋到1001合約,為永安大肆拉高遠月進行保護近月空頭提供了概念性支持。新規出臺后,從2009年6月份起流入交易所的倉單必須符合新倉單標準,因此從交易所公布的庫存進出變化來看,截至7月17日累計流入交易所的天膠庫存量大致可以判斷出有8000噸左右,這也說明舊標準倉單的庫存規模仍有3萬余噸。顯然,舊倉單的存在對近月合約來說仍是一個較為利空題材,這也是空頭不愿放棄近月空頭頭寸的原因所在。
其次,從成本角度來看,目前進口膠在保稅區的報價大約在1710美元/噸。若以天膠20%稅率計算,那么進口成本應在16200元/噸上下。但若以符合膠零關稅成本做比較,則進口膠成本則要大大低于當前國內期貨膠價的水準。同時,國內現貨膠價仍徘徊在15000元/噸附近,因此現貨價格漲勢遲緩對期貨膠價的上行仍存在較大的約束力。
最后,從技術形態進行分析,0911合約由于高點表現為上傾,因而其在突破上漲的延伸方面將會阻力重重,而1001合約的突破較符合平臺突破原則,后市抗跌性或會優于0911合約。綜合評估,當前國內膠價上漲已有超漲成分,其后突破續漲能力將面臨挑戰。若后市有調整行情出現,做多機會應多關注1001合約的平臺支撐。鑒于交割規則的變化,買近拋遠套利的風險是不可估測的,因此建議投資者不要貿然參與買進拋遠操作。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