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化纖總產量不高,始終在年產20萬噸以下徘徊。2007年化學纖維和長絲總產量15.5萬噸,包括:粘膠纖維3.72萬噸,(占31%),聚酰胺纖維4.59萬噸(占39%),聚酯纖維3.17萬噸(26.9%),其中聚酯紡織用絲2.4萬噸,聚丙烯腈纖維1.53萬噸(13%),聚丙烯纖維2.44萬噸(20.7%),聚乙烯纖維和其他共占0.4%。俄羅斯化纖生產的開工率為40-60%,設備磨損程度為80%。
2008年政府在俄羅斯紡織基地伊萬諾沃州召開了振興紡織工業會議,制定了一系列刺激行業發展的政策。俄羅斯與白俄羅斯簽定了協議,繼續制定“2008-2011年現代化工藝和設備用以生產化纖、長絲、聚合材料、復合材料”的聯盟國家科技綱要。俄羅斯工業和能源制定了俄羅斯2015年前石油化學工業發展項目,目標是在此時期末,化纖生產接近年產量50萬噸。
以上措施促使俄羅斯聚酯纖維和長絲增產,2009年初俄羅斯“西布爾——沃羅什斯基”股份公司,在俄率先生產聚酯高模低收縮簾子線和聚酯高強技術絲,用于制造汽車輪胎。俄羅斯韃靼共和國新建的石化企業已能生產對苯二甲酸,乙二醇單體規模化生產在“下卡姆斯克石油化學”股份公司進行。俄羅斯|“西布爾—俄羅斯輪胎”控股公司生產聚酯簾子布和高強技術絲的投資項目在2009年9月投產,年產量1.2萬噸,正進行預售,這樣企業資金可增加1倍,而控股公司各個輪胎廠對聚脂簾子布的需求都能充分滿足。俄羅斯“村鎮——化纖”股份公司順利產出聚酯短纖維,纖維線密度3.3—8.7dtex,能染成幾種顏色。還用瓶級切片生產聚酯瓶子,年產量5千噸。“葉拉布什斯基聚合物增強織物廠”股份公司投資“聚酯絲及其技術織物生產”項目,計劃年產1.2萬噸高模低收縮簾子線、高強技術絲、以生產輪胎簾子布、傳送帶、帳篷、土工布等。在伊萬諾沃州,俄羅斯“歐式薄片”公司與印度尼西亞“Jndoramq”化學控股公司共同和州政府簽訂了合作意向書,建設年產70萬噸對苯二甲酸、20萬噸聚酯的項目。伊萬諾沃州制定了擴大化纖生產的規劃,包括建設新廠,首先用于生產聚酯纖維,還有利用庫爾斯克市“化纖”股份公司倉庫里閑置很久的“死貨”設備,創建伊萬諾沃地區聚酯纖維生產的進口設備基地等。
俄羅斯瓶用聚酯產能過剩,2003年起積壓瓶用聚酯250萬噸,增加到2009年的500萬噸,超過需求34%,但各企業仍不斷擴產,在俄羅斯韃靼共和國由阿克巴魯斯公司和韓國K P Chemical公司合資準備在2010年再上瓶用聚酯年產30萬噸項目,遭到業內專家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