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酷的技術就是未來讓我們的市民在出門的時候都能坐上燃料電池汽車、電動汽車,使其能夠享受到零排放給他們生活帶來的恩惠。”以“最酷的科技論”聞名中外的中國科技部部長、汽車制造專家萬鋼十七日在此間舉行“自主創新與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專題講座如是說。
雖然今次講座的主題不是新能源和汽車,但作為這個領域的專家,萬鋼在講座中涉及到新能源利用和開發的講話依然引起了民眾的關注。萬鋼表示,目前中國面臨提振經濟、應對危機和調整結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雙重挑戰。中國要抓住當前世界范圍內調整產業結構的機遇,用節能減排和新能源技術調整振興傳統產業,用清潔環保的創新產品拉動內需,用循環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新能源和低碳經濟。
萬鋼介紹,低碳經濟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低碳經濟時代的目標就是在經濟發展的全過程中消耗最少能源,排放最低量的溫室氣體,獲得整個社會最大的產出。
經過多年發展,中國新能源產業取得了長足進步,中國風電裝機容量連續四年實現倍數增長,二00八年總裝機容量達到一千二百萬千瓦,居世界第四。二00七年,太陽能電池生產產量居世界第一,達到一千零八十八兆瓦。農村沼氣達到二千六百萬戶。
萬鋼認為,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可推進能源轉型,以半導體照明為例,中國如果在二0一五年覆蓋全國的百分之三十,每年就能節約一千四百億度電,相當于兩個三峽水電站一年的發電量。
萬鋼最后談到了自己的專業——汽車,“預計到二0二0年,中國汽車保有量將達到一點五億輛,節能和環保壓力進一步加大,因此,中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目前正處于難得的戰略機遇。”
據介紹,從目前的燃油動力車到未來的純電動和燃料電池等零排放汽車,以及過渡階段的混合動力車,核心技術就是電池、電機和電子控制系統,中國正大力支持這三大核心技術的研發。另外,到二0一二年,中國全國要推廣六萬輛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將首先在公共交通領域推廣。
“昆明已經加入‘十城千輛’二00九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工程,今天正式啟動。”萬鋼贊揚了昆明在新能源汽車的率先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