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塑料的回收再利用是資源型環保產業和循環經濟的一部分,但不可忽視的是,廢塑料本身及其回收、處理過程會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只有完善回收工藝、減少回收再加工的二次污染,方可實現廢塑料回收環境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廢塑料再生利用立足國內,以進口為補充,是資源型環保產業和循環經濟的一部分。中國每年回收再生廢塑料1500萬噸,等於節約或減少進口1300萬噸塑料原料,等於節約或減少進口大約3000-4500多萬噸原油。廢塑料的再利用,同時減少垃圾填埋800萬噸,減少乙烯煉制大量的CO2、SO2排放。與從原油制造塑料相比,還可節省70%的能耗。廢塑料回收再生利用已經成為塑料原料供應的重要而有益的補充,可有效緩減資源緊缺。目前,再生塑料循環利用已經在促進環境保護、擴大就業、增加稅收和區域循環經濟發展中發揮巨大作用,有力地推進了節能減排工作,為鞏固中國制造低成本競爭優勢,為中國經濟建設、循環經濟發展以及環境保護事業做出貢獻。
從廢塑料回收加工的污染防治方面考慮,積極引導、扶持一批有規模和水平的廢塑料加工基地,逐步取消作坊式的工廠,改進分類技術,將有效減少廢塑料回收加工過程對環境污染。
衡量廢塑料回收再生過程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有4個指標,分別是固體廢棄物、廢水、噪音和廢氣。以下重點結合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三個指標經濟和環境效益的深入分析,把脈回收再加工過程的各個癥結,提供建議方案,為企業最終實現經濟與環境效益雙贏局面提供參考。
廢水處理經濟效益分析
廢水是廢塑料回收再生過程中的主要污染源,主要產生於廢塑料清洗、分離和濕法破碎工序。廢水中污染物濃度與其生產所采用的廢塑料性質有密切關系。如果是含有很多雜物的粗料,里面含有許多紙張、土粒等雜物,且為多種類型塑料,其廢水產生量也比較大,可達到10t/t廢塑料,其清洗和破碎工序產生的廢水,有機物、懸浮物含量高,其中COD可達2000mg/m3,而SS可達500mg/m3。對使用進口的一級顆粒料及二級顆粒料,則可不進行清選工序,即使進行清選,其廢水量約為2t/t原料,廢水中有機物、懸浮物含量均較低,一般COD為500mg/m3,SS為200mg/m3。通過廢水的生化實驗發現,使用不同原料產生的廢水,其生化差異較大,但其可生化性一般不是很好。如果直接對廢塑料再生工業廢水進行生化處理,其效果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