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企業家》記者從伊泰集團獲悉,伊泰煤制油有限責任公司16萬噸煤基合成油項目將于8月底正式投產。這將是中國第一個正式投產的煤制油項目。
據了解,內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責任公司煤制油項目,依托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技術,規劃年產合成油料48萬噸。其中首條生產線一期16萬噸煤基合成油項目,于2006年5月開工建設,投產后主要產出柴油、液化石油氣、石腦油等產品。該生產線是我國煤炭間接液化完全自主技術產業化的第一條生產線。2009年3月20日合成裝置試車,成功產出合格的柴油、石蠟油、煤油。
目前,內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責任公司正在對儲罐進行相關技術改造。8月底,技改完成后,生產線將正式投產。伊泰項目是繼神華、潞安之后,我國第三家公司煤制油項目試車成功的,卻將成為中國第一個正式投產的煤制油項目。
伊泰煤制油項目,已投入30億元左右。而神華集團相關人士向《中國企業家》記者透露,神華在煤制油項目上的投入已近千億元。
一般而言,原油價格在每桶40美元以上時,煤制油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2008年7月11日,油價曾攀升到每桶147.29美元。而金融危機后,2009年2月國際油價一度跌破40美元每桶。不過, 6月30日油價最高又達到每桶73.38美元。目前國際油價在每桶60美元上下波動。伊泰正式投產后的煤制油項目的收益,依然取決于世界經濟是否快速復蘇以及國際油價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