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化工:及時技改 變中取勝
2009-7-28 來源:中國化工信息網
關鍵詞:金牛化工 PVC
河北金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產23萬噸聚氯乙烯(PVC),生產線檢修復產后僅3個月,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就席卷而至,位于產業鏈中游的氯堿行業遭受重創。危機面前,金牛化工通過一系列技改措施的實施,實現了根據市場價格變化靈活調節原料使用比例,降低生產成本,拓展盈利空間的良好效果,使企業居于同行業先進水平。
金牛化工是以生產PVC樹脂、燒堿等產品為主的上市企業,主要產品的年產能為PVC樹脂23萬噸、水泥60萬噸、鹽酸12萬噸。23萬噸PVC生產線屬于聯合法工藝路線,可以同時利用電石、二氯乙烷(EDC)生產氯乙烯單體(VCM)再合成PVC,兼有電石法和石油法兩種工藝路線。多年來,兩種原料的使用比例一直是1∶1,也被稱為國內最具優勢的工藝路線。當金融危機不期而至時,金化人以市場的眼光開始辯證地分析“聯合法”。
危機面前,一條以順應行業發展特點、適應原料市場變化為宗旨的技改之路在金牛化工鋪展開來。
因為兩種工藝路線實質上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某個時期,可能電石法具有競爭優勢,而在另一個時期,可能EDC法有優勢。這取決于國際原油價格和國內煤電等資源價格的變動情況。如果國際上原油價格漲速快,電石法有優勢;反之,則EDC法有優勢。
為應對危機,金牛化工發揮聯合法的優勢,對它的工藝進行技術改造,建設燒堿和鹽酸項目,使原料比例實現可控,對原料市場變化的適應性更強,充分利用低成本原料,增加利潤空間。
去年8月,8萬噸離子膜燒堿項目續建率先啟動。時隔兩個月后,全球能源市場發生劇烈震蕩,石油帶動EDC同步跳水,EDC路線則呈現出了明顯的低成本、高利潤的優勢。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