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杭州林達化工技術工程公司臥式水冷甲醇合成塔技術的國內第一套工業裝置,在內蒙古蘇里格天然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通過72小時運行考核。該裝置高產量、低循環比、高醇凈值、低溫差和低壓降等各項經濟技術指標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標志著我國大型甲醇合成塔自主技術和裝備研發并產業化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這是CCIN記者從7月22日-24日在內蒙古召開的大型臥式水冷甲醇塔現場考察會上了解到的信息。
臥式水冷甲醇合成塔技術日前被授權中國發明專利。據了解,內蒙古蘇天化公司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年產18萬噸甲醇裝置,采用Φ3400臥式水冷甲醇合成塔替代原引進的日本三菱瓦斯公司冷激式甲醇合成塔,該合成塔于2008年6月全面投運,實現了長周期運行。
CIN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套裝置曾使用過日本三菱瓦斯的冷激式塔和超轉化率(SPC)反應器,三菱瓦斯SPC技術在我國曾開出2000萬美元技術費的天價,而現在采用臥式水冷甲醇合成塔改造后,無論循環比、反應氣甲醇含量、日產量均優于三菱瓦斯。
國家化工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有關專家評價稱,臥式水冷甲醇合成塔是甲醇合成技術一項革命性的突破,將循環比下降到1.9,出塔氣甲醇平均含量達11.85%,這已優于世界先進水平,其結構新穎是另一亮點。該合成塔的醇凈值高、壓差小、溫差小、結構合理,技術指標超過國外先進技術,裝置年產能不僅可達60萬噸,而且可達180萬噸,循環比還可降到0.5,液相催化存在的問題用氣固相反應器可完全解決。
專家認為,杭州林達公司開發了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甲醇合成塔技術,打破了長期被國外少數公司所壟斷擁的局面。內蒙古蘇天化公司最大程度地推進設備國產化,既保證了項目技術裝備的國際領先水平,又節省了大量的資金,同時,該項目創造了國內同類型、同規模項目建設工期最短、國產化率最高、投資最省、資源綜合利用最優的新記錄,同時也極大地提振了我國甲醇行業未來大規模推廣應用自主技術及裝備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