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8月展望
(一)。基本面因素
1。供求方面
從塑料行業2009年的下游形勢看,塑料編織制品和包裝制品預計2009年國內包裝總需求量1600萬噸,小幅增長2%。農用塑料預計使用合成樹脂260萬噸,同比增加2.7%。日用塑料制品方面,2008年產量共計700萬噸,由于今年出口形勢嚴峻,國內市場需求增速也會相應放緩,預計市場消費量大約750萬噸左右。
進口樹脂的沖擊,我國塑料產業還要經過一場嚴重的考驗。在電子電氣行業方面,盡管目前國內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都還很低,但這并不影響制造業對改性塑料的巨大需求。特別是迫于成本壓力,對材料本土化的需求越來越明顯,2009年預計工程塑料用量70萬噸,其他品種塑料600萬噸以上。建筑塑料2009年建材行業預計消耗合成樹脂將超過1200萬噸,主要的品種是PVC,聚氯乙烯、PP,EPS等。汽車領域的應用方面,2008年國內汽車行業使用改性塑料量接近150萬,預計2011年能達到230萬噸。而未來的發展趨勢看,塑料包裝依然是用量最大品種,化學建材將快速增長,農用塑料仍占相當重要的地位。工程塑料應用領域將不斷擴展,汽車、鐵路用塑料會有明顯增加,醫用塑料將成為最有發展潛力的市場,重點大類如:管材、型材、壓延制品、薄膜,包裝材料等將向規模經濟方向發展。
圖為中塑指數、中塑現貨指數與中塑倉單指數走勢圖。(圖片來源:中瑞金融)
2。出口退稅政策有助于企業紓困
中國出口和進口5月份繼續下降,但隨著政府向新基礎設施項目投入大量資金,以提振日漸放緩的經濟增長,這個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投資飆升至創紀錄高位。出口同比下降26.4%,比4月份22.6%的降幅更大,這也是出口連續第7個月同比下降。過去10年間,中國經濟的兩大發動機一是繁榮的房地產市場,二是迅猛增長的出口。短短10個月里,政府連續7次上調出口退稅率,政策目標正是為了穩定外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