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國疲弱的就業數據影響,國際油價持續回調。截至昨日北京時間15時整,WTI原油期貨8月合約報63.56美元/桶。分析人士表示,在缺乏基本面消費支持的情況下,油價難以維持高位,但考慮到潛在通脹壓力以及OPEC控制產量等因素,油價調整的幅度估計也會有限。
從上周開始,美國股指即又掉頭向下,國際油價也從最高73.38美元/桶跌至昨日63.56美元/桶,一周跌幅超過13%。
就目前市場狀況,分析師認為油價已脫離了基本面。中國國際期貨劉亞琴表示,商品表現顯然已較實體經濟超前,但經濟面能否穩定走好是維持商品價格上升的決定因素,因此市場將進入復雜的調整階段。
劉亞琴說,市場具備一些強勢因素,比如充裕的流動性、季節性需求旺季,以及投資者心態的好轉,這都有利于支撐商品價格回到了2004-2007年的運行高度。但與之相對應,全球經濟復蘇現狀卻并不樂觀,只相當于2004年之前的水平。因此,期貨價格短期弱勢在所難免。
南華期貨研究所則指出,在通脹預期作用下,基本面與價格嚴重背離是現在市場的一大特征,而市場也存在回歸的需求。尤其在市場由投資者情緒所主導,而非依據基本面的情況下,一旦較高的油價吞噬掉需求,或者宏觀經濟有所反復,投資者資金撤出石油市場的速度可能和當初涌入市場時的速度一樣快,這可能在短期內導致油價的回落,價格也由此將向基本面回歸。
此外,國際投行最近也紛紛發表對油價的看法。德意志銀行預計油價上漲難以持續,預測2010年石油均價為55美元/桶,2009年下半年為75美元/桶;高盛預期稍顯樂觀,認為基本面好轉將推動國際原油期貨價格迎來新一波上漲行情,未來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的紐約原油期價價格分別為75美元/桶、85美元/桶和90美元/桶。但高盛同時也提醒,前期基于基本面改善而建立的大量多頭倉位可能部分獲利出局,從而使原油市場存在短線回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