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香山科學會議以“中國合成橡膠的發展和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為主題的研討會上,針對我國合成橡膠發展中面臨的關鍵科學和技術難題,與會專家紛紛建議:借鑒鎳系順丁橡膠會戰的模式和成功經驗,凝聚國內合成橡膠領域的優勢科研力量,集中解決重要合成橡膠膠種的基礎科學和關鍵技術問題。
強化創新 鎳系順丁橡膠是樣板
我國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合成橡膠市場之一,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曹湘洪指出,一方面,我國合成橡膠發展面臨著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原料供應能力增強的機遇;另一方面,也面臨著全球經濟危機導致富余產能增加,周邊國家擴大產品輸出加劇市場競爭,而國內創新能力不足的挑戰。他認為,應加快產學研結合、科研設計生產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加強研究開發,全方位擴大技術優勢。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佛松表示,國內外對合成橡膠的性能要求越來越高,我國橡膠合成、結構表征、加工和輪胎制造環節中很多技術落后于國外,需要新一代橡膠人不懈努力,國家和企業在政策和研發經費方面也應給予支持。眼下,要加強合成橡膠方法的研究,積極開發聚合新工藝及新技術,加大力度解決我國合成橡膠品種不全、不能滿足國家需求的問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沈之荃稱,鎳系順丁橡膠是我國惟一通過自力更生實現全流程國產化的大品種高分子材料,對于合成橡膠的研究開發具有很強的借鑒價值。合成橡膠從催化劑、聚合工程、加工到制品是一個很長的研究開發鏈條,其中各個環節都有其特殊性,單一的研究單位或企業很難完成全過程的技術研發,因此團隊合作仍是當下的必然選擇。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何盛寶教授認為,作為科技創新的主體以及研發的組織者、投資者和受益者,企業通常關注產能大、覆蓋面廣,但高端產品卻被國外先進公司壟斷的大宗合成橡膠品種。今后,促進產品更新換代,增加產品技術含量,實現技術集成化、產品高端化和高附加值化,應作為企業重點發展和支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