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暴席卷全球經濟,讓很多產業坐上了過山車。而在跌宕起伏之中,一向被視為黑色“黃金”的石油及化工業,依然有不俗的業績和表現。
關注2009年世界500強排行榜,步入前10強中,有7家為煉化一體化的石油企業,殼牌、埃克森美孚、英國石油、雪佛龍、道達爾、康菲以及中石化。
從總體上看,石化企業的盈利能力明顯好于世界500強企業的平均水平。統計數據揭示,上榜的95家油氣和化工企業,平均利潤率高達6.75%,比500強企業平均水平高出3.49個百分點。
分析家稱,在過去一年中,全球油價不斷高漲,無疑讓國際石油巨頭喜笑顏開。
而這一聯動效應,使得國人對自己的石化企業也刮目相看:除去中石化首次殺入前10強、位列第9之外,中石油亦首次擠進前20強、位列第13,中國中化從去年排名257位躍至今天排名170位,中國海油從去年排名409位躍至今天排名318位。
依據統計數據,在2009年世界500強企業中,采礦及原油生產企業達到13家,較上一年增加1家。而它們的營業收入總額為4984.81億美元,同比增長27.32%,它們的利潤總額為679.96億美元,同比下降0.14%;油價飆升,原油生產企業受益,而煉油企業亦喜鵲蹬枝,其上榜數量迅速增加。在500強企業中,煉油企業有49家,較上一年增加了10家,其增幅之大遠遠超過了采礦及原油生產企業。
統計數據顯示,這些入榜的煉油企業收入總額為44617.65億美元,同比增長35.46%;利潤總額為2342.18億美元,同比下降15.82%;利潤率為5.25%,下降3.2個百分點。
由此可見,煉油企業的營業收入雖然有所增加,但因原油價格飆升導致成本上升較快,其利潤和利潤率均呈下滑態勢。
在2009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中,與開采、煉制等企業相比,化學品制造企業表現稍加遜色,共有10家企業進入,較上一年減少了1家。
統計數據表明,這10家化學品制造企業的營業收入總額為4143.41億美元,同比增長12.73%;利潤總額為78.6億美元,同比下降81.76%;利潤率為1.9%,下降9.82個百分點。
近年來,入圍世界500強的化學品制造企業基本上保持在10家左右,且入圍企業數量和企業排名基本保持穩定。但事實上,在其“穩定”的背后,卻是一浪高過一浪的整合。
巴斯夫集團并購汽巴精化集團,陶氏化學公司收購羅門哈斯公司,分別繼續鞏固了全球最大化學品制造公司的霸主地位,F今全球第三大的利安德巴塞爾工業公司,與巴塞爾集團的合并而完成戰略跨越。而沙特基礎工業公司通過收購GE的塑料集團,在2008年的營業收入上升了19.4%。
此間分析家分析判斷,隨著金融風暴在全球席卷的減弱,世界經濟有望開始走出低谷,2009年全球石油和化工行業的表現將會好于去年。而接連不斷的兼并重組,將迅速提升石化產業集中度,增強石化企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