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線斷層成像(CT)掃描及正電子斷層(PET)掃描等作為常見醫學檢查手段,已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具有簡便、準確等特點。
不過,一項新研究顯示,每年至少有400萬年齡在65歲以下的美國人接受醫學成像檢查時受到大劑量輻射。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
過量輻射
研究人員調查2005年至2007年美國聯合健康保險公司100萬客戶,計算出他們在接受各種掃描檢查時承受的輻射量。
結果顯示,在此期間的至少一年中,1.9%的客戶接受至少20毫西弗特輻射,約相當于平均值的7倍。按此比例推算,美國全國每年約有400萬人接受輻射量超過20毫西弗特。
此外,在這些“超量”患者中,還有10%接受至少50毫西弗特輻射量,這個數值超過核能從業人員每年的輻射量上限。
雖然研究并未估算輻射可能引發的癌癥比率,但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心臟病專家麗塔·雷德貝格醫生說,輻射檢查可能會增加數以萬計額外的癌癥病例。
增加風險
“可以明確的是,使用低劑量輻射時癌癥發病率就在增加,當輻射劑量提高時,癌癥發病率也會提高,”《紐約時報》27日引述雷德貝格的話報道。
過去20年,輻射掃描檢查在心臟病醫療領域應用普遍,醫生可以借助它檢查患者體內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以及心臟供血功能。一些心臟病專家還建議,即使沒有出現胸痛或呼吸急促等心臟病臨床癥狀,患者也要進行常規心臟掃描。